硅酸铝

硅酸铝

硅酸铝
中文名:硅酸铝
英文名:ALUMINUM SILICATE
别名:
安全性:
1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色料

成分详细分析

硅酸铝 (Aluminum Silicate)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Aluminum Silicate
  • CAS号: 1327-36-2
  • 化学式: Al2O3·SiO2 (比例可变)

天然来源与工业制备

硅酸铝是天然存在的矿物化合物,主要来源包括:

  • 高岭土 (Kaolin): 含水硅酸铝 (Al2Si2O5(OH)4),通过风化或 hydrothermal 过程形成 (依据:地质矿物学文献)
  • 合成制备: 通过氧化铝与二氧化硅高温反应获得,可控制粒径和纯度 (参考:工业化学合成手册)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吸油控油 物理吸附 sebum,通过多孔结构增加表面积 强 (多项体外及临床研究) 可吸收自身重量 20-30% 的油脂 (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05) 2-10%
柔焦修饰 光线散射效应,降低皮肤表面纹理可见度 中等 (光学模型验证) 粒径 1-10 μm 时效果最佳 (参考:Applied Optics, 2012) 3-15%
"排毒净化" 无明确生物化学机制 无可靠证据 厂商营销宣称,缺乏科学依据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层状硅酸盐 高岭石 (Kaolinite) 六方晶系,pH 4.5-6.0,吸水性中等
链状硅酸盐 硅线石 (Sillimanite) 正交晶系,化学惰性,耐高温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粉底与散粉: 作为填充剂和吸油基质
  • 面膜: 与膨润土协同增强吸附能力

增效组合

  • 二氧化钛: 增强 UV 散射效果 (依据:防晒配方研究)
  • 聚二甲基硅氧烷: 改善涂抹顺滑度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性评估

  • CIR 评级: 安全 (浓度 ≤25%) (参考:CIR 2016报告)
  • 潜在风险: 吸入性粉尘需注意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天然矿物成分"营销,实际多为合成改性产品。消费者对其吸油功能认知度较高。

7. 总结与展望

硅酸铝是经典型多功能化妆品原料,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 表面改性提升配伍性
  • 纳米级应用的安全性评估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