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面包树籽提取物
猴面包树(ADANSONIA DIGITATA)籽提取物

中文名:猴面包树籽提取物
英文名:ADANSONIA DIGITATA SEED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猴面包树(ADANSONIA DIGITATA)籽提取物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Adansonia Digitata Seed Extract
植物来源
- 物种名称:猴面包树(Adansonia digitata),属于木棉科(Bombacaceae)
- 地理分布:主要生长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马达加斯加及澳大利亚北部 (依据:植物地理学数据库记录)
- 提取部位:种子(通常经过冷压或溶剂萃取)
传统应用
在非洲传统医学中,猴面包树种子被用于皮肤伤口愈合和抗炎处理 (参考:Ethnobotany Research & Applications, 201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保护 | 富含多酚类物质(如原花青素、黄酮醇),可中和ROS并激活Nrf2/ARE通路 | 体外研究+离体皮肤模型验证 | 在1%浓度下减少UV诱导的MDA生成达67%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18) | 0.5-2% |
屏障修复 | 含亚油酸(ω-6)和油酸(ω-9)促进神经酰胺合成;多糖类增强角质层水合 | 临床前研究+有限人体试验 | 使用4周后TEWL降低23%,角质层含水量提升1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20) | 1-3% |
抗炎舒缓 | 抑制COX-2和TNF-α表达,阻断NF-κB信号通路 | 体外研究为主 | 在0.5%浓度下降低LPS诱导的IL-6分泌达52% (Planta Medica, 2017) | 0.2-1% |
抗衰老(厂商宣称) | 推测可能通过抑制MMP-1和刺激胶原合成 | 初步细胞实验 | 在成纤维细胞模型中显示Ⅰ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1.3倍 (来源:厂商技术资料) | 数据不足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作用相关性 |
---|---|---|---|
脂肪酸 | 亚油酸(30-34%)、油酸(25-28%)、棕榈酸(18-22%) | 非极性,脂溶性 | 屏障修复、促渗透 |
多酚类 | 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槲皮素-3-O-葡糖苷 | 水溶性/部分脂溶性 | 抗氧化、抗炎 |
多糖类 | 阿拉伯半乳聚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聚糖 | 亲水性高分子 | 保湿、成膜 |
微量成分 | α-生育酚、谷甾醇、环肽adinbatin | 多种溶解性 | 协同抗氧化、信号调节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抗衰老精华:常与维生素C、E及透明质酸配伍
- 舒缓乳液:与红没药醇、积雪草苷协同
- 屏障修复霜:配合神经酰胺、胆固醇使用
已验证协同组合
- 与烟酰胺:共同提升皮肤NADPH水平,增强抗氧化网络 (依据:体外组合实验数据)
- 与透明质酸:多糖复合物可延长保湿持续时间
配方注意事项
- pH稳定范围:4.5-7.0(酸性条件下部分多酚易氧化)
- 建议添加顺序:油相阶段加入(针对脂溶性组分)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暂未完成全面评估,但现有数据未显示明显刺激性 (参考:CIR 2021年度报告)
- 斑贴测试:在≤3%浓度下,敏感皮肤组刺激发生率<2%
适用人群
- 推荐:干性至混合性皮肤、屏障受损、环境应激皮肤
- 慎用:对坚果类过敏者(尽管过敏反应罕见)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要出现在中高端"纯净美容"(Clean Beauty)和"非洲传统成分"系列
- 常被宣传为"超级食物成分"、"气候适应性植物活性"
消费者认知调查
- 约62%消费者将其与"天然可持续"属性关联 (来源:Mintel 2023市场调研)
- 功效认知度排序:抗氧化(47%) > 保湿(32%) > 抗炎(21%)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 提供独特的脂肪酸-多酚复合活性系统
- 在屏障修复领域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研究缺口
- 缺乏标准化的活性成分质量控制方法
- 需要更多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未来方向
开发基于纳米载体的定向递送系统,解决多酚类成分经皮吸收率低的问题 (参考:Journal of Drug Deliv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