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藻提取物
红叶藻(DELESSERIA SANGUINEA)提取物

中文名:红叶藻提取物
英文名:DELESSERIA SANGUINEA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红叶藻(DELESSERIA SANGUINEA)提取物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物种背景
INCI名称: Delesseria Sanguinea Extract
物种分类: 红叶藻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广泛分布于北大西洋沿岸冷水海域。
提取工艺与来源
- 提取部位: 主要使用藻体全株。
- 常见提取方法: 冷水或乙醇浸提,保留热敏感活性成分 (来源:Marine Biotechnology期刊,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 | 含多酚与藻红蛋白,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 | 强(体外+动物模型) | 0.1%浓度降低UVB诱导的MDA 57% (依据: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20) | 0.05%-0.5% |
抗炎 | 抑制NF-κB和COX-2表达,降低IL-6分泌 | 中等(体外研究) | 注:尚未在人体炎症模型中验证 | 未知 |
"提升皮肤弹性" | 理论推测:藻多糖可能刺激胶原合成 | 弱 | *注:厂商宣称,无公开研究数据*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相关性 |
---|---|---|---|
藻红蛋白 | R-藻红蛋白 | 水溶性,光稳定性差 | 主要抗氧化成分 |
硫酸化多糖 | Floridoside | 高保湿性 | 潜在屏障修复作用 |
酚类化合物 | 溴代酚衍生物 | 抗菌活性 | *注:可能敏感肌刺激*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抗氧化精华:与维生素C、绿茶提取物协同
- 舒缓面膜:搭配积雪草苷、红没药醇
配方注意事项
- pH敏感:建议配方pH 5-7保持稳定性
- 避免与高浓度金属离子配伍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 CIR评估: 未列入优先评估名单 (参考:CIR 2021年度报告)
- 潜在风险: 含碘化合物,甲状腺疾病患者慎用
- 孕妇适用性: 无足够安全性数据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海洋护肤"概念成分,多用于高端抗衰产品线。消费者调研显示:
- 73%消费者关联"天然抗氧化"概念
- 认知度低于常见藻类(如墨角藻)
7. 总结与展望
红叶藻提取物在抗氧化领域具有明确科学价值,但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其抗衰宣称。未来研究方向:
- 稳定化处理技术开发
- 与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