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基酚聚醚-15
壬基酚聚醚-15
中文名:壬基酚聚醚-15
英文名:NONOXYNOL-15
别名:Nonoxynol-15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清洁剂
成分简介
壬基酚聚醚-15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属于壬基酚聚醚类化合物。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它主要用作乳化剂,帮助油性和水性成分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液或乳霜,防止分离。它还作为清洁剂,在洗面奶、洗发水等产品中产生泡沫并去除污垢和油脂。此外,它可作为增溶剂,促进不溶性成分(如香精或油脂)的溶解,以及润湿剂,改善产品...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壬基酚聚醚-15 (Nonoxynol-15)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壬基酚聚醚-15 (Nonoxynol-15),CAS号:9016-45-9,EC号:618-344-6
原料来源与生产
- 合成来源:通过壬基酚(烷基酚)与15摩尔环氧乙烷(EO)乙氧基化反应制得
- 主要生产商:巴斯夫、陶氏化学、沙索等国际化工企业
- 物理形态:常温下为淡黄色至无色粘稠液体
历史应用背景
20世纪中期作为高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工业清洁剂和化妆品领域,近年因环境及健康争议使用量显著下降(来源: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历史数据)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乳化稳定 |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HLB值≈15),形成稳定液晶结构 | 充分证实 | 在油相浓度1-5%时可形成稳定O/W乳液 | 0.5-5% |
| 清洁去污 | 胶束增溶作用,通过疏水端吸附油脂污垢 | 充分证实 | CMC≈0.05-0.1g/L(25℃) | 0.1-2% |
| *温和性* | 较长EO链降低蛋白质变性和脂质溶解能力 | 争议证据 | 体外角膜刺激试验仍显示刺激性 | N/A |
*注:"温和性"宣称存在重大争议,多项研究显示其代谢产物具有潜在毒性*(依据:Toxicology Reports 2020; 7: 386-394)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 主成分结构 | 聚氧乙烯(15)壬基苯基醚 | 分子量≈880g/mol,PEG链长主导HLB值 |
| 关键杂质 | 1,4-二?烷(≤30ppm) 游离壬基酚(≤0.1%) |
主要安全风险来源 |
| 结构特征 | 亲水头:15单位EO 疏水尾:C9H19C6H4- |
临界胶束浓度(CMC):0.08g/L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O/W乳液体系:膏霜、乳液(HLB≈15)
- 清洁产品:沐浴露、洗发水(历史应用)
- 工业应用:金属加工液、纺织助剂(主要现存用途)
协同成分组合
- 增稠增效:与丙烯酸类增稠剂(如Carbomer)复配提升流变特性
- 稳定增效:与脂肪醇(鲸蜡硬脂醇)形成层状液晶增强稳定性
- 风险组合:与阴离子表活(SLES)复配可能增加经皮吸收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内分泌干扰:代谢产物壬基酚是已知环境雌激素(依据:WHO环境激素评估报告)
- 生殖毒性:动物实验显示精子活性抑制(≥1%)(来源:Reprod Toxicol. 2008;25:313-7)
- 生态毒性:水生生物LC50(96h)<1mg/L
法规状态
- 欧盟:REACH法规限制使用(EC 1907/2006 Annex XVII)
- 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限用(游离壬基酚≤0.1%)
- CIR评估:建议避免驻留型产品,冲洗型产品限用浓度
适用人群警示
- 禁忌:孕妇、婴幼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
- 敏感肌风险: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使用量下降:2010年后主流品牌逐步淘汰
- 现存应用:低价位清洁产品、工业领域
- 替代品:烷基多糖苷(APG)、乙氧基化脂肪酸
消费者认知
- 负面认知:环保组织列为"红色清单"成分
- 识别困难:消费者难以辨别不同EO数的同系物
- 绿色认证:被ECOCERT等有机认证标准明确禁止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总结
- 功能特性:高效的乳化/清洁性能,但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
- 化学缺陷:不可降解的苯环结构及毒性代谢产物
- 配方局限:无法满足现代化妆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要求
行业展望
- 淘汰趋势:欧盟、东盟等地区加速淘汰烷基酚聚醚类
- 替代方案:糖苷类、氨基酸类及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发展迅速
- 监管预测:全球范围内使用限制将持续加强
专家建议
在化妆品配方中优先选用更安全的替代乳化剂(如: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特别是驻留型产品应完全避免使用(参考:国际化妆品化学家学会推荐指南)。继续使用需严格监控游离壬基酚含量并遵守地区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