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苯酚聚醚-4 硫酸酯钠
壬苯酚聚醚-4 硫酸酯钠

中文名:壬苯酚聚醚-4 硫酸酯钠
英文名:SODIUM NONOXYNOL-4 SULFAT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壬苯酚聚醚-4 硫酸酯钠 (Sodium Nonoxynol-4 Sulfate)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Sodium Nonoxynol-4 Sulfate
化学分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硫酸酯盐类)
来源与生产
工业合成过程:
- 起始原料: 壬基酚与环氧乙烷在碱性催化剂下反应生成壬苯酚聚醚-4 (Nonoxynol-4)
- 硫酸化: 采用三氧化硫(SO₃)或氯磺酸对聚醚醇羟基进行硫酸酯化
- 中和: 用氢氧化钠(NaOH)中和得到最终产物 (参考:Surfactant Science Series, Vol. 53)
历史应用
自20世纪60年代起应用于:
- 洁面产品、沐浴露及洗发水中的主表面活性剂
- 乳化体系中作为辅助乳化剂
- 工业清洗剂组分 (来源:CTFA Ingredient Dictionary)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清洁与卸妆 | 通过降低表面张力,乳化油脂与污垢 | ★★★★☆ (充分证实) | CMCs为0.1-0.5wt%,有效移除皮脂与疏水物质 (依据:胶体界面科学原理) | 1-15% |
发泡性 | 气液界面定向排列形成稳定泡沫 | ★★★★☆ (充分证实) | 中等泡沫体积与稳定性,受水硬度影响较小 | >0.5% |
温和性宣称 | 聚醚链减弱电荷密度,降低蛋白质变性 | ★★☆☆☆ (有限证据) | 体外测试显示刺激性高于氨基酸表活 (参考:Tenside Surf. Det. 2003) | N/A |
抗痘辅助 | 推测通过清洁减少毛孔堵塞 | ★☆☆☆☆ (理论推测) | 无直接抗菌或抗炎数据支持 (注:仅为厂商宣称)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分子特征 |
---|---|---|---|
主表面活性剂 | C9H19C6H4O(CH2CH2O)4SO3Na | 分子量≈510 g/mol | HLB≈13 | 疏水烷基链 + 亲水聚醚硫酸酯 |
工艺副产物 | 未反应醇、二噁烷(<1ppm) | 需严格监控 | 符合ICH Q3C限值要求 (来源:CIR安全评估) |
关键结构参数
- 亲水头基: 硫酸酯钠盐(-OSO3Na)
- 疏水尾链: 壬基苯基(含9碳支链烷基)
- 聚氧乙烯链: 4单位EO(环氧乙烷)提供空间位阻
- 临界胶束浓度(CMC): ≈0.1 mmol/L (25°C)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类型
- 主清洁剂: 沐浴露、洁面乳(3-10%)
- 辅助乳化剂: 水包油乳液(0.5-2%)
- 泡沫增强剂: 与甜菜碱复配
协同组合
- 降低刺激性: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1复配可降刺激30%)
- 增稠优化: 与氯化钠或PEG-150二硬脂酸酯协同增稠
- 体系稳定: 添加1,2-己二醇防止水解 (依据:J. Surfact. Deterg. 2018)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用于冲洗类产品) (参考:CIR 2015)
- 急性毒性: LD50>2000 mg/kg (大鼠口服)
- 眼刺激性: 浓度>5%可致中度刺激
风险因素
- 环境毒性: 对水生生物EC50<1mg/L (需污水处理)
- 皮肤渗透: RHE模型显示<0.5%透皮率
- 敏感肌慎用: 破坏屏障功能风险(>3%浓度)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定位: 中低端清洁产品
- 价格: $2-3/kg (约为氨基酸表活1/5)
- 使用率下降: 2010年后被更温和表活替代 (来源:Cosmetics & Toiletries市场报告)
消费者认知
- 正面印象: 强清洁力、丰富泡沫
- 负面关注: 环境争议、"硫酸盐"恐惧症
- 宣称策略: 常标注"含聚醚科技"弱化硫酸盐印象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总结
- 优势: 优异清洁/发泡力、成本效益、硬水稳定性
- 局限: 环境毒性、中等刺激性、水解敏感性
未来趋势
- 替代方案: 向烷基葡糖苷/氨基酸表活转型
- 改性方向: 开发支链烷基聚醚硫酸盐提升生物降解性
- 精准应用: 保留在强清洁需求场景(如卸妆油乳化剂)
结论: 作为经典阴离子表活,适用于追求高性价比的冲洗类产品,但需严格遵循浓度限制并配合舒缓成分。在可持续化妆品发展趋势下面临转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