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15 链烷醇聚醚硫酸酯铵
C12-15 链烷醇聚醚硫酸酯铵

中文名:C12-15 链烷醇聚醚硫酸酯铵
英文名:AMMONIUM C12-15 PARETH SULF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表面剂
成分详细分析
C12-15 链烷醇聚醚硫酸酯铵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C12-15 链烷醇聚醚硫酸酯铵(Ammonium C12-15 alkyl ether sulfate)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C12-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的铵盐形式 (参考:国际化妆品成分字典,第16版)。
来源与制备
- 原料来源:石油衍生或植物基(如椰子油)的C12-15脂肪醇链
- 合成路径:脂肪醇→乙氧基化→硫酸化→铵盐中和 (依据:工业化学合成标准流程)
- 商业化产品:通常为25-70%活性含量的水溶液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头(硫酸酯铵)与疏水尾(C12-15烷基链)共同作用:
- 降低表面张力,乳化油脂
- 通过胶束形成带走污垢 (依据:胶体化学原理)
宣称功效与科学证据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清洁作用 | 破坏油污与皮肤的黏附,形成可冲洗胶束 | ★★★☆ (充分证实) | 在0.1%-5%浓度下显著降低水表面张力(≤30 mN/m) | 1-15% |
发泡性能 | 稳定气液界面形成泡沫 | ★★★☆ | 与椰油酰胺DEA协同时泡沫体积提升40% (参考:J. Surfactants Deterg. 2018) | 0.5-10% |
温和性改善 | 乙氧基化降低蛋白变性风险 | ★★☆☆ (体外证据) | 相比SLS,角质层蛋白损伤减少15-20% (注:基于离体皮肤模型)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链结构 | C12-15烷基链(月桂基/肉豆蔻基) | LogP≈4.5-5.2,提供疏水性 |
乙氧基化单元 | -(OCH2CH2)n- (n=1-4) | 增加水溶性,n值影响温和性 |
离子基团 | -SO4-·NH4+ | pH 5-7稳定,易水合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洗发水/沐浴露:主清洁剂(5-15%)
- 洁面产品:与两性表活复配(如椰油酰两性基乙酸钠)
- 剃须泡沫:利用其高泡性
协同成分
- 泡沫增强:椰油酰胺DEA/MEA
- 温和性调节:甜菜碱类两性表活
- 粘度控制:氯化钠/聚乙二醇二硬脂酸酯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最高浓度50%)(参考:CIR 2015年报)
- 眼刺激性:稀释后可接受(Draize评分≤15)
- 致敏风险:低(HRIPT阴性)
适用人群
- 推荐:健康油性/混合性皮肤
- 慎用:屏障受损皮肤(需降低浓度)
- 避免:已知对硫酸酯类敏感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占阴离子表活市场12-18%份额,多用于开架洗护产品 (来源:Kline 2022市场报告)。
消费者认知误区
- "硫酸酯-free"营销影响:实际安全性优于SLS/SLES
- 过度强调"植物来源":乙氧基化过程仍属化学改性
7. 总结与展望
C12-15 链烷醇聚醚硫酸酯铵是平衡清洁力与温和性的实用选择,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 乙氧基化度(n值)对屏障影响的人体研究
- 与新型绿色表活的复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