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36
红 36

中文名:红 36
英文名:RED 36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红 36 (Red 36)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红 36 (Red 36),化学名称为1-[(2-Chloro-4-nitrophenyl)azo]-2-naphthol。
来源与背景
红 36 是一种合成色素,属于偶氮染料(Azo dye)家族,主要用于化妆品和部分外用产品中作为着色剂。
- 化学分类: 偶氮化合物
- 颜色索引号: CI 12085
- 常见应用: 唇膏、腮红、眼影等彩妆产品(注:具体应用需根据法规允许范围)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红 36 主要作为着色剂使用,其宣称功效和相关机制如下: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
提供稳定的红色色调 | 通过偶氮基团(-N=N-)的共轭结构吸收特定波长光线,呈现红色 | 高 (化学性质明确) | 光谱分析证实其颜色稳定性(依据:染料化学研究) |
改善产品外观吸引力 | 视觉心理学效应,增强消费者使用体验 | 中等 (市场研究支持) | 消费者偏好测试显示色彩影响购买决策(注:非直接皮肤功效)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成分 | 1-[(2-Chloro-4-nitrophenyl)azo]-2-naphthol | 分子量:327.73 g/mol,熔点:约180°C |
可能杂质 | 未反应原料、副产物 | 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依据:CIR评估)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彩妆产品: 唇膏、腮红、眼影等
- 使用浓度: 通常0.1-1% (根据所需颜色强度调整)
协同成分
- 二氧化钛: 可调节颜色深度和遮盖力
- 油脂基料: 提高分散性和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皮肤接触: 在法规允许浓度下通常安全(依据:CIR评估)
- 潜在风险: 偶氮染料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注:发生率较低)
适用性
- 适用肤质: 一般肤质,敏感肌需谨慎
- 禁用情况: 对偶氮染料过敏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红 36 主要作为经济型红色着色剂应用于大众化妆品市场。
- 市场定位: 替代更昂贵天然红色素的合成选择
- 消费者认知: 通常关注颜色效果而非具体成分
7. 总结与展望
红 36 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合成红色着色剂,其化学性质稳定,在彩妆领域有广泛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
- 更深入的皮肤渗透性研究
- 长期使用安全性数据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