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40 色淀

红 40 色淀

红 40 色淀
中文名:红 40 色淀
英文名:RED 40 LAKE
别名:
安全性:
3
6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色料

成分详细分析

红 40 色淀 (Red 40 Lak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CI 16035 (Red 40 Lake)

来源与制备

  • 化学类型:合成偶氮染料色淀(注:色淀是通过将水溶性染料沉淀到不溶性基质上形成的颜料)
  • 原料基础:由石油化工衍生品通过多步合成反应制备 (参考:FDA Color Additive Status List)
  • 典型载体:氧化铝或其它金属盐基质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色彩修饰 通过物理遮盖和光散射效应调节皮肤外观 充分证实 色淀颜料的光学特性已被广泛研究 (依据:颜料物理学原理)
"抗氧化保护" 可能通过苯环结构捕获自由基 理论推测 注:此宣称缺乏针对该色淀的直接研究证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染料结构 6-hydroxy-5-[(2-methoxy-5-methyl-4-sulfophenyl)azo]-2-naphthalenesulfonic acid 分子量:496.42 g/mol,λmax≈500nm
色淀载体 氧化铝 (Al2O3) 不溶性,平均粒径0.1-10μm

关键化学特性

  • 稳定性:耐pH 4-9,光稳定性中等
  • 溶解性:不溶于水/油 (区别于非色淀形式)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

  • 彩妆产品:腮红、眼影、唇膏 (使用浓度0.5-10%)
  • 特殊效果:与云母搭配增强珠光效果

协同成分

  • 二氧化钛:提高遮盖力和稳定性
  • 硅弹性体:改善涂抹顺滑度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用于外用化妆品 (参考:CIR 2017年评估)
  • 敏感风险:偶见接触性皮炎报告 (依据:临床病例报告)

使用限制

  • 眼部使用:需符合区域法规 (欧盟需额外认证)
  • 儿童产品:部分国家限制使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价格定位:中低端合成颜料
  • Clean Beauty争议:被部分品牌列为"避免成分"

消费者担忧

  • 合成染料污名化:与"化学敏感"关联性认知
  • 色淀 vs 染料:普遍缺乏区分认知

7. 总结与展望

红40色淀作为经济高效的合成颜料,在彩妆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色彩表现力,但其市场接受度正面临天然替代品的挑战。未来研发应关注:

  • 提高批次间颜色一致性
  • 开发更可持续的生产工艺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