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基十二醇芥酸酯

辛基十二醇芥酸酯

辛基十二醇芥酸酯
中文名:辛基十二醇芥酸酯
英文名:OCTYLDODECYL ERUCAT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辛基十二醇芥酸酯 (Octyldodecyl Erucate)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Octyldodecyl Erucate

化学名: 2-辛基十二烷基芥酸酯 (2-Octyldodecyl 13-Docosenoate)

CAS号: 188399-27-5

分子式: C₄₂H₈₂O₂

原料来源与生产

通过以下化学反应合成:

  • 起始原料:
    • 芥酸 (Erucic acid): 主要从十字花科植物提取(如菜籽油、芥菜籽油)
    • 辛基十二醇 (Octyldodecanol): 由棕榈油或椰子油衍生的癸酸/辛酸经格尔伯特反应合成
  • 合成工艺: 酯化反应(酸催化)或酯交换反应,需精密控制温度(180-220℃)与催化剂浓度以保障产物纯度 (来源:工业化学合成标准流程)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作为高性能酯类润肤剂,其作用机制基于独特的分子结构: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长效保湿与屏障支持 在角质层形成透气性薄膜,减少TEWL(经皮水分流失);填充角质细胞间脂质空隙 ★★★☆ (体外/离体皮肤模型证实) 离体皮肤测试显示TEWL减少≥25% (5-10%浓度) (依据:离体皮肤渗透性研究) 3-15%
改善质地与铺展性 低粘度液态酯降低配方表面张力,增强产品延展性 ★★★★ (流变学数据充分) 动态粘度测定:0.025-0.035 Pa·s (25℃),显著低于矿物油(0.05-0.1 Pa·s) (来源:原料商流变学数据库) 1-20%
活性物渗透促进 暂时性扰动角质层脂质排列,增强亲脂性成分渗透 ★★☆ (体外研究证据) Franz细胞试验显示视黄醇棕榈酸酯渗透量提升1.8倍(对比矿物油) (依据:体外透皮研究) 5-15%
*抗衰老辅助* 推测通过改善屏障功能间接减少皱纹形成 ★☆ (理论推测) 注:无直接临床证据支持抗皱功效,机制为保湿关联性推测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结构特征
主成分 辛基十二醇芥酸酯
  • 形态:澄清至微黄液体
  • 密度:0.85-0.87 g/cm³ (25℃)
  • 熔点:< -10℃
含C22长链芥酸基团 + C20支链醇基团,高度不对称结构
关键杂质
  • 游离脂肪酸
  • 未反应醇
  • 甘油三酯残留
  • 限值:游离酸 ≤0.5%
  • 检测方法:GC-FID / HPLC-ELSD
需控制芥酸氧化产物(过氧化物值<5 mmol/kg)
结构-功能关系
  • 双长链结构:提供优异铺展性与低粘腻感
  • C=C双键(芥酸部分):增强分子柔性与皮肤亲和性
  • 支链醇基团:抑制结晶倾向,维持低温流动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护肤: 抗衰老精华(10-15%)、防晒乳(5-12%)、奢华面霜(8-20%)
  • 彩妆: 粉底液(3-8%)、唇膏(5-15%)
  • 护发: 高端发油(10-25%)、免洗护发素(2-7%)

协同增效组合

  • 与硅油复配:降低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挥发速率,延长丝滑感 (依据:流变学协同研究)
  • 与极性酯类搭配(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优化结晶温度,防止低温浑浊
  • 与固态脂质复合(如乳木果油):改善固态脂质铺展性,降低蜡感

配方技术要点

  • 乳化体系兼容性:适用于O/W和W/O体系,推荐HLB值6-8
  • 稳定性风险:高离子强度下可能降低乳液稳定性,需调整乳化剂比例
  • 抗氧化需求:建议添加0.05-0.1%生育酚防止双键氧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评估

  • 皮肤刺激性:兔模型测试证实无刺激(0.5%游离酸限值下)(参考:CIR安全性数据)
  • 致敏性:HRIPT测试阴性(n=200,10%浓度)
  • 眼刺激性:体外EpiOcular™模型预测无刺激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 推荐人群
    • 干性至中性皮肤
    • 成熟肌肤(耐受性佳)
  • 谨慎使用
    • 油性痤疮皮肤:comedogenicity评级2-3(兔耳测试)
    • 芥酸过敏史者:注:极罕见,但存在理论风险

法规状态

  • 中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收录
  • 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批准
  • FDA 21CFR许可作为间接食品添加剂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价格区间:高端至奢华($40-100/kg,显著高于矿物油)
  • 宣称焦点:"丝绸质感"、"无重力保湿"、"活性物助推器"
  • 应用占比:亚洲高端抗衰老产品(32%) > 欧美清洁美容(18%) > 专业护发(25%) (来源:2023全球原料市场分析)

消费者感知研究

  • 积极评价
    • 94%用户认可"瞬间吸收不粘腻"
    • 88%认为"提升产品奢华感"
  • 认知误区
    • 误认具直接抗老功效(实际为辅助载体)
    • 过度担忧芥酸来源(精炼后芥酸残留<0.1%)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优势
    • 提供独特轻质丝滑肤感,超越传统酯类
    • 增强活性物渗透性的高效载体
    • 宽温度范围内保持物理稳定性
  • 局限
    • 成本显著高于基础润肤剂
    • 痤疮肌肤适用性受限
    • 氧化稳定性需配方保护

研究与发展方向

  • 基础研究缺口:缺乏人体试验验证渗透增强机制
  • 技术升级:开发生物发酵法生产(降低碳足迹)
  • 应用创新:在液晶乳化体系中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总体评价

辛基十二醇芥酸酯代表了高端合成酯类技术的精进,其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实现了肤感与功能的突破性平衡。作为配方载体,它在提升产品感官品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需避免过度功效宣称。未来需加强临床级证据链建设,并解决可持续性生产挑战。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