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基十二醇聚醚-20
辛基十二醇聚醚-20

中文名:辛基十二醇聚醚-20
英文名:OCTYLDODECETH-20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辛基十二醇聚醚-20 (Ceteareth-20) 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Ceteareth-20 (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
CAS号: 68439-49-6
化学分类: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
原料来源与生产
- 基础原料: 鲸蜡醇(Cetyl alcohol) 与 硬脂醇(Stearyl alcohol) 的混合物(C16-C18脂肪醇)
- 合成工艺: 脂肪醇与环氧乙烷(EO)在碱性催化剂下经乙氧基化反应制得,平均加成20摩尔环氧乙烷
- 商品形态: 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或膏体,HLB值≈15.2(亲水性)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典型浓度范围 |
---|---|---|---|---|
乳化稳定剂 |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稳定液晶结构包裹油相 | ★★★★☆ (充分证实) | 电镜研究显示其在油水界面形成多层排列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18) | 0.5-5% |
增溶剂 | 通过胶束增溶作用包载疏水性活性物 | ★★★★☆ (充分证实) | 可增溶高达15%的香精/精油 (Int J Cosmet Sci. 2015) | 0.2-3% |
清洁辅助剂 | 降低表面张力,增强污垢乳化剥离 | ★★★☆☆ (体外证实) |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清洁效率提升40% vs 单一表活 (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20) | 0.1-2% |
"保湿增强" | 可能通过改善配方铺展性间接实现 | ★☆☆☆☆ (理论推测) | 无直接证据,依赖协同成分作用 | N/A |
机制详释
分子结构含亲水性的聚氧乙烯链(EO=20)与亲油性的C16-C18烷基链,通过两亲性实现:
- 界面吸附: 疏水端插入油相,亲水端伸入水相形成界面膜
- 胶束形成: 临界胶束浓度(CMC)≈0.001-0.01%,胶束直径10-50nm
- 液晶结构: 高EO数利于层状液晶生成,提升乳液稳定性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成分 | C16-C18脂肪醇聚氧乙烯(20)醚 | 分子量≈1150 Da,熔点40-50°C |
同系物分布 | EO加成数16-24的混合物 | 平均EO=20,多分散指数≤1.2 |
杂质控制 | 游离环氧乙烷≤1ppm 1,4-二噁烷≤10ppm |
符合ICH Q3C限值要求 |
结构特征
通式:CnH2n+1O-(CH2CH2O)20-H (n=16-18)
- 亲水基团: 聚氧乙烯链(占分子量80%)
- 疏水基团: 直链烷基(碳链长度影响铺展性)
- 空间构型: 高EO数形成卷曲构象,降低皮肤吸附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O/W乳液: 与低HLB乳化剂(如鲸蜡硬脂醇)复配构建稳定体系
- 清洁产品: 与阴离子表活(SLES)复配降低刺激
- 精华/防晒: 增溶阿伏苯宗、水杨酸乙基己酯等UV过滤剂
关键协同组合
- 稳定性提升: + 硬脂酸甘油酯 → 形成α-凝胶相增强耐热性
- 肤感优化: + 环戊硅氧烷 → 降低粘腻感
- 功效增效: + 卵磷脂 → 构建层状液晶提升活性物渗透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级: 安全 (最高使用浓度25%,淋洗类50%) (CIR 2016 Final Report)
- 致敏性: 极低(豚鼠最大化试验阴性)
- 眼刺激性: 浓度>5%可能致轻度刺激(兔眼试验)
适用性指南
- 推荐浓度: 乳化剂1-5% | 增溶剂0.5-3%
- 慎用情况:
- 受损屏障皮肤(可能延迟修复)
- 高致敏体质(含微量乙氧基化副产物)
- 痘肌适用性: 非致粉刺性(兔耳试验0级)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经济型多功能辅料: 成本≈$3-5/kg,占乳化剂市场12%份额
- 宣称趋势: 多标注"乳化剂"、"稳定剂",避免直接功效宣称
消费者认知误区
- "聚醚类=刺激性": 实际高EO数降低蛋白吸附,刺激指数仅为SLES的1/10
- "乙氧基化物=致癌物": 现代工艺二噁烷残留<1ppm(低于FDA限值)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多功能辅助剂:兼具乳化/增溶/清洁三重功能
- 配方宽容度高:pH耐受2-12,电解质稳定性优异
- 性价比突出:单位乳化效率高于多数合成聚合物
局限性与发展
- 局限: 高浓度可能增稠(>8%形成凝胶相)
- 创新方向:
- 与生物表活(鼠李糖脂)复配提升可持续性
- 开发窄分布乙氧基化物(降低批次差异)
专家建议
在乳化/增溶需求配方中可作为核心辅料,但需注意:
- 避免与高浓度阳离子聚合物直接配伍(可能沉淀)
- 敏感肌产品建议浓度≤3%并配伍舒缓剂(红没药醇)
- 需严格监控二噁烷及游离EO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