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基十二醇聚醚-16

辛基十二醇聚醚-16

辛基十二醇聚醚-16
中文名:辛基十二醇聚醚-16
英文名:OCTYLDODECETH-16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辛基十二醇聚醚-16 (Octyldodeceth-16) 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Octyldodeceth-16

化学分类

  • 类别: 乙氧基化脂肪醇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化学式: C20H42O(C2H4O)16H
  • CAS号: 131660-76-9

来源与生产

通过以下工艺合成:

  • 原料:辛基十二醇 (C20H42O) + 环氧乙烷 (EO)
  • 工艺: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乙氧基化反应
  • 纯化:分子蒸馏去除未反应原料及副产物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功能机制

  • 增溶作用: 通过胶束形成增溶油溶性活性物
  • 乳化稳定: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15-20 mN/m)
  • 渗透增强: 可逆性扰动角质层脂质排列

功效科学评估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
活性物递送增强 破坏角质层脂质有序结构,增加亲脂通道 ★★★☆ (体外/离体皮肤模型) 使视黄醇透皮吸收率提升3-5倍 0.5-2%
配方稳定性提升 形成空间位阻层防止液滴聚集 ★★★★ (工业验证) 乳液Zeta电位>|30|mV,室温稳定性>24月 0.8-3%
肤感调节 降低配方体系黏腻感,提升铺展性 ★★★☆ (感官评价研究) 摩擦系数降低40% (vs 矿物油) 1-5%
"深层滋养" 缺乏明确机制证据 ★☆☆☆ (厂商宣称) 注:此宣称缺乏细胞水平证据支持 N/A

(证据分级:★★★★=人体临床试验;★★★=离体/3D皮肤模型;★★=体外细胞;★=理论推测)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特征参数 技术指标 化妆品意义
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 15.2-15.8 水包油(O/W)乳化剂,适用pH 3-10
乙氧基化度 (EO数) 16 ± 2 高EO数确保水溶性及低温稳定性
临界胶束浓度 (CMC) 0.001-0.005 wt% 极低浓度即可形成稳定胶束
分子量分布 窄峰 (PDI<1.1) 减少批次差异,提升配方重现性
残留杂质 1,4-二噁烷<1ppm
游离EO<0.5ppm
符合FDA/CIR安全限值要求

(数据来源:ISO 22716:2007 原料规格标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体系

  • 精华液: 活性物增溶 (视黄醇/维生素E)
  • 防晒产品: 有机紫外线过滤剂稳定
  • 卸妆产品: 与PEG-6辛酸酯复配增强卸妆力
  • 水润型乳液: 提供清爽肤感

增效组合

  • + 环戊硅氧烷: 降低体系黏度,提升铺展性
  • + 卵磷脂: 形成液晶结构增强活性物缓释
  • +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协同增稠降低迁移率
  • +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优化极性匹配度

配伍禁忌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可能形成不溶性复合物
  • 高浓度电解质: 破坏胶束稳定性 (>3% NaCl)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使用浓度≤5%) (CIR 2017 Final Report)
  • 致敏性: 极低 (HRIPT测试阴性)
  • 眼刺激性: 轻微 (Draize评分 0.5/10)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 油性/混合性皮肤 (提供哑光肤感)
  • 慎用:
    • 屏障受损皮肤 (可能增强刺激物渗透)
    • 对聚乙二醇过敏者 (交叉过敏风险<0.01%)

环境安全性

  • 生物降解性: 28天降解率>80% (OECD 301B)
  • 生态毒性: 虹鳟鱼LC50>100mg/L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价格区间: 中高端 ($30-$80产品)
  • 宣称重点: "活性渗透技术"、"清爽不黏腻"
  • 高频出现品类: 抗衰精华(78%)、防晒品(65%)、妆前乳(42%)

消费者洞察

  • 正面认知: "提升产品吸收感" (消费者调研82%认同)
  • 知识盲区: 76%消费者误认为"聚醚"成分属化学防腐剂
  • Clean Beauty争议: 被部分标准排除 (如EWG Verified®)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高效多功能: 乳化/增溶/促渗三效合一
  • 配伍宽容度: 兼容多数活性成分体系
  • 安全记录: 30年应用历史无重大安全事故

局限性与挑战

  • 天然宣称限制: 不符合天然/有机认证标准
  • 肤感平衡: 高浓度(>5%)可能产生残留膜感
  • 促渗争议: 可能增强刺激性成分渗透

研发趋势

  • 绿色工艺: 固载催化剂减少副产物
  • 结构优化: 嵌段共聚物设计降低临界胶束浓度
  • 生物基替代: 植物来源辛基十二醇开发中

(行业展望: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23)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