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异硬脂醇富马酸酯
二异硬脂醇富马酸酯

中文名:二异硬脂醇富马酸酯
英文名:DIISOSTEARYL FUMARAT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二异硬脂醇富马酸酯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结构
INCI名称: Diisostearyl Fumarate
化学结构: 富马酸与异硬脂醇的双酯化产物,分子式通常为 C40H76O4。
来源与生产
- 合成来源: 通过富马酸与异硬脂醇的酯化反应合成,异硬脂醇通常来自植物或石油衍生物 (参考:化妆品原料标准手册,2020)。
- 纯度要求: 化妆品级需控制游离酸和重金属含量(如铅<5ppm)(依据:FDA化妆品成分规范)。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
润肤剂 | 非极性长链结构填充角质层间隙,减少经皮水分流失(TEWL) | ★★★☆ (体外及临床实测) | 在5-10%浓度下可降低TEWL达15-20% (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
配方稳定剂 | 分子空间位阻抑制结晶,改善膏体低温稳定性 | ★★★☆ (配方实验验证) | 可使乳霜在-10℃至45℃保持均匀结构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9) |
抗氧化辅助 | 可能通过酯键水解释放微量富马酸(需酸性环境) | ★☆☆☆ (理论推测) | 注:无直接证据显示其在皮肤上能有效释放活性富马酸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成分 | 二异硬脂醇富马酸酯 | 淡黄色油状液体,熔点约-5℃,log P≈12 |
可能杂质 | 单酯化产物、游离异硬脂醇 | 需控制在<1%以降低刺激性 (依据:CIR评估报告)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彩妆产品: 唇膏(提升延展性)、粉底(改善铺展)
- 护肤产品: 高滋润面霜、防晒乳液(非极性相稳定剂)
协同成分
- 硅油类: 与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共用可降低黏腻感
- 合成酯类: 与肉豆蔻酸异丙酯复配增强渗透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1(安全,最高等级)(参考:CIR 2016最终报告)
- 眼刺激性: 未稀释状态下可能引发轻度刺激 (依据:OECD 404测试)
适用人群
- 推荐: 干性至正常皮肤
- 慎用: 脂溢性皮炎(可能加重油腻感)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宣称趋势
- "轻盈滋润":常见于日系水感乳液 (注:实际黏度中等,需搭配挥发性硅油实现轻盈感)
- "天然衍生成分":尽管异硬脂醇可能来源于植物,但合成过程涉及强烈化学改性
7. 总结与展望
作为成熟的合成酯类润肤剂,二异硬脂醇富马酸酯在配方稳定性和肤感调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但缺乏突破性的生物活性。未来研究可能聚焦于:
- 与纳米载体技术的结合应用
- 绿色化学工艺改进(如酶催化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