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27

红 27

红 27
中文名:红 27
英文名:RED 27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红27 (CI 45410)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Red 27 (CI 45410)

化学分类: 合成单偶氮染料

CAS号: 18472-87-2

EINECS号: 242-355-6

来源与历史背景

红27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染料,最早于20世纪中叶开发,主要用于化妆品、食品和药品的着色剂 (参考:FDA Color Additive Status List)

在化妆品中,它常被用作唇膏、腮红、指甲油等产品的红色着色剂。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色彩赋予 染料分子吸收特定波长光线,反射红色光谱 充分证实 物理光学特性明确,无争议 (依据:颜色科学基础理论) 0.1-1%
"改善唇部健康" 无明确生理活性机制 厂商宣称 注:此宣称仅与产品视觉效果相关,无直接生物学证据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染料分子 Disodium 6-hydroxy-5-[(2-methoxy-5-methyl-4-sulfophenyl)azo]-2-naphthalenesulfonate 水溶性,分子量:502.44 g/mol,λmax≈505 nm
常见杂质 未反应中间体、重金属残留(铅、砷等) 需严格控制含量 (参考:FDA 21 CFR 74.1327)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唇部产品:膏状/液态唇彩,浓度0.5-2%
  • 腮红:与钛白粉混合调节色调
  • 指甲油:需配合硝化纤维素体系

常见协同成分

  • 二氧化钛:调节色度和遮盖力
  • 云母:增强光泽效果
  • 硅油:改善分散均匀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监管状态

  • FDA:批准用于外用化妆品(不包括眼周)(21 CFR 74.1327)
  • 欧盟:允许使用,最大浓度限制1%(EC No 1223/2009 Annex IV)

潜在风险

  • 皮肤敏感:偶氮染料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依据:接触性皮炎病例报告)
  • 重金属残留:需符合FDA规定的≤20 ppm铅标准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主要作为经济型红色染料应用于大众化妆品线,相比天然色素(如胭脂虫红)成本更低。

消费者争议

  • "纯天然"宣称误导:部分产品包装未明确标注合成属性
  • 素食主义群体关注其与动物测试的关联性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色彩稳定性优于多数天然色素
  • 配方兼容性广泛

改进方向

  • 杂质控制技术:降低重金属残留风险(需进一步工艺优化)
  • 替代性开发:新型生物合成红色素的竞争

总体评价: 作为经典合成染料,红27在合规使用下安全性可控,但缺乏额外护肤功效。未来可能面临天然替代品的市场挑战。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