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基苯磺酸钠

癸基苯磺酸钠

癸基苯磺酸钠
中文名:癸基苯磺酸钠
英文名:SODIUM DECYLBENZENESULFONAT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表面剂

成分详细分析

癸基苯磺酸钠 (Sodium Decylbenzenesulfonate)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结构

INCI名称: Sodium Decylbenzenesulfonate

化学结构: C10H21C6H4SO3Na

来源与制备

  • 主要来源: 石油衍生烷基苯经磺化反应后中和制得 (参考:Kirk-Othmer 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工业化生产: 典型工艺包括:
    • 正构烷烃氯化生成氯代烷烃
    • 与苯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直链烷基苯
    • 三氧化硫磺化后氢氧化钠中和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表面活性清洁 降低表面张力,通过胶束形成带走油脂和污垢 ★★★★☆ (充分证实) 临界胶束浓度(CMC)约0.1-0.5 wt% (依据: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8) 0.5-2%
发泡性能 分子结构中亲水-疏水平衡(HLB≈12)促进稳定泡沫 ★★★☆☆ (多实验室验证) 与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协同可提升泡沫稳定性30% (来源:Tenside Surfactants Detergents, 2016) 0.3-1%
温和性改良 通过控制碳链长度(C10)减少蛋白质变性 ★★☆☆☆ (体外实验证据) 相比C12(C12苯磺酸钠)皮肤刺激性降低约40% (注:基于离体皮肤模型测试)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癸基苯磺酸钠主成分
  • 分子量:316.4 g/mol
  • 溶解度:>100 g/L (水, 20°C)
  • Krafft点:<0°C
工艺相关杂质 二烷基苯磺酸盐
  • 含量通常<1%
  • 可能增加刺激性 (依据:IFSCC Monograph No.1)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洁面产品: 沐浴露、洗面奶(常与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
  • 家用清洁剂: 餐具洗涤剂、硬表面清洁剂

协同成分系统

  • 泡沫增强: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1比例时最佳)
  • 温和性提升: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如椰油酰甘氨酸钠)
  • 粘度调节: 氯化钠(需注意离子强度对CMC的影响)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刺激性评估

  • 眼刺激性: 1%溶液兔眼测试显示轻度刺激 (参考:ECETOC TR No.48)
  • 皮肤累积刺激: 重复斑贴试验显示累积刺激指数0.8(0-4分级)

适用人群建议

  • 推荐: 健康皮肤短期接触产品(如冲洗型)
  • 谨慎使用:
    • 特应性皮炎患者
    • 受损皮肤屏障 (可能加重经皮水分流失)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行业应用现状

  • 成本定位: 中低价位清洁配方首选
  • 环保争议: 生物降解率约85-90% (注:存在降解中间产物积累问题)

7. 总结与展望

癸基苯磺酸钠作为经济高效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清洁产品中具有明确功能地位,但其温和性和环境表现仍有改进空间。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 工艺优化: 减少二烷基苯副产物
  • 复配创新: 与新型糖苷类表面活性剂协同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