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基噁唑烷酮

癸基噁唑烷酮

癸基噁唑烷酮
中文名:癸基噁唑烷酮
英文名:DECYLOXAZOLIDINON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癸基噁唑烷酮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Decyl Oxazolidinone
  • 化学名:3-Decyl-1,3-oxazolidin-2-one
  • CAS号:15646-46-5
  • 分子式:C13H25NO2

来源与生产

癸基噁唑烷酮为合成衍生物,通过噁唑烷酮与癸基醇的缩合反应制备,需严格纯化以去除未反应单体(参考: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
抗菌/防腐 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完整性,抑制ATP合成 ★★★☆ (体外研究明确) 对革兰氏阳性菌(如S. aureus)的MIC为0.1-0.5% (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0.2-1.0%
皮肤屏障修复 推测通过调节角质层脂质排列 ★☆☆☆ (初步研究) 注:体外实验显示可能影响神经酰胺合成酶表达 (来源:厂商内部数据) 未知
"抗衰老" 宣称抑制MMP-1 ☆☆☆☆ 注:此宣称缺乏公开发表的机制研究 无数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噁唑烷酮衍生物 癸基噁唑烷酮 熔点45-50℃,logP≈3.2 (中等亲脂性)
相关杂质 未反应癸醇 需控制<0.5% (CIR标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类型

  • 防腐系统:常与苯氧乙醇、辛甘醇复配
  • pH适应范围:3.5-8.0 (最佳5.0-6.5)

协同成分

  • 增强抗菌:乙基己基甘油(降低MIC值达40%)
  • 降低刺激:泛醇(中和可能的角质层扰动)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评估数据

  • CIR评级:安全浓度≤1% (参考:2016 CIR最终报告)
  • 眼刺激:兔模型显示0.5%无刺激

警示事项

  • 避免与强氧化剂配伍(可能产生亚硝胺)
  • 湿疹皮肤需谨慎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温和防腐替代"概念推广,但实际使用仍以复配为主。消费者对其认知度低于苯氧乙醇等传统防腐剂(依据:2022 Cosmetic Ingredient Awareness Survey)

7. 总结与展望

癸基噁唑烷酮作为中等谱系防腐剂具有明确价值,但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其辅助功效。未来可能向多功能活性物方向发展(注:需解决成本与稳定性问题)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