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根水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根水

何首乌根水
中文名:何首乌根水
英文名:POLYGONUM MULTIFLORUM ROOT WATER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香料, 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根水成分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背景

INCI名称: POLYGONUM MULTIFLORUM ROOT WATER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中医用于补肝肾、乌发及抗衰老。(依据:《中国药典》2020版)

提取工艺与形态

  • 提取部位: 块状根茎(通常经炮制后使用)
  • 常见工艺: 水蒸气蒸馏或水提浓缩后复溶
  • 物理形态: 淡黄色至琥珀色透明液体,具轻微草药气息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 抑制自由基(如·OH、O2-)及提升SOD、CAT酶活性 ★★★☆(体外实验明确) 二苯乙烯苷(TSG)清除DPPH自由基EC50 12.7 μg/mL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5) 0.1-1% (水提物)
抗糖化 阻断AGEs形成,抑制胶原交联 ★★☆☆(体外证据) TSG抑制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模型糖化终产物达62% (注:需更多皮肤模型验证) 未明确
美白淡斑 潜在酪氨酸酶抑制及黑色素细胞调控 ★☆☆☆(矛盾数据) *注:部分研究显示TSG抑制蘑菇酪氨酸酶IC50 0.2 mg/mL,但人体试验缺乏* 未明确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抗氧化

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TSG)通过以下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

  • 直接清除ROS:电子供体特性中和自由基
  • 激活Nrf2/ARE通路:上调HO-1、γ-GCS等抗氧化酶表达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6)
  • 保护线粒体膜电位:降低MDA生成量达47%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19)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皮肤相关性
二苯乙烯苷类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TSG) 水溶性,易受光热降解 主要活性成分(占干重1.2-5.8%)
蒽醌类 大黄素、大黄素甲醚 脂溶性,需注意潜在刺激性 注:炮制可降低游离蒽醌含量
多糖类 PM-PS-1(分子量12kDa) β-构型,耐高温 潜在免疫调节作用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形式

  • 水剂型: 爽肤水(占比3-8%)
  • 精华/乳液: 复配油溶性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
  • 发用产品: 防脱发洗发水(需与刺激成分隔离)

推荐协同成分

  • 抗氧化增强: 阿魏酸、绿茶多酚
  • 稳定性保护: 乙基己基甘油、焦亚硫酸钠
  • 舒缓配伍: 红没药醇、泛醇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潜在风险

  • 肝毒性争议: 未炮制品含大量结合蒽醌,但化妆品用量远低于口服 (CIR评估认为外用安全)
  • 光敏感性: 建议搭配防晒剂使用

适用人群

  • 推荐: 初老肌肤、氧化压力显著者
  • 慎用: 对蒽醌类敏感者、孕妇(缺乏数据)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中药草本"概念成分出现在以下产品线:

  • 国货抗衰老系列(搭配人参、黄芪)
  • 天然护发产品(宣称防断发)
  • *注:部分电商夸大"乌发"功效,缺乏透皮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 明确的体外抗氧化数据,但需更多人体临床试验验证透皮效率。

发展方向: 微囊化TSG以提高稳定性,或与促渗剂(如神经酰胺)联用。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发表的科学研究,不含商业推广立场。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