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 黄 NO. 4
HC 黄 NO. 4

中文名:HC 黄 NO. 4
英文名:HC YELLOW NO. 4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HC 黄 NO. 4(HC Yellow No. 4)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HC Yellow No. 4
化学类别: 半永久性氧化染料中间体(硝基苯二胺衍生物)
来源与背景
- 工业应用: 主要用于染发剂(氧化型或半永久型),偶见于临时性彩妆
- 合成来源: 人工合成苯胺类化合物,需严格控制副产物杂质 (参考: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
- 替代名称: 2-Nitro-5-glyceryl methylaniline(IUPAC命名)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作为硝基苯胺类染料,其着色机制依赖于:
- 分子渗透: 低分子量(~226 g/mol)穿透角质层,与角蛋白结合
- 颜色生成: 硝基(-NO2)和氨基(-NH2)共轭体系吸收特定波长光 (依据:染料化学原理)
宣称功效与科学证据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 |
---|---|---|---|---|
金黄色调染发 | 硝基苯胺结构在pH 8-10时与过氧化物反应生成稳定色素 | ★★★☆(工业标准验证) | 最大吸收波长~420nm,呈现暖黄色 (来源:染料制造商技术手册) | 0.1-2% |
"低刺激性" | 理论推测:甘油基团可能降低细胞毒性 | ★☆☆☆(有限数据) | 体外测试显示仍具潜在致敏性 *注:需结合具体配方评估*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杂质风险 |
---|---|---|---|
硝基苯二胺衍生物 | 2-硝基-5-甘油基甲基苯胺 | 黄色粉末,水溶性低(需醇/表面活性剂助溶) | 重金属残留(铅、砷)需符合≤5ppm标准 |
关键化学参数
- 分子式: C10H15N3O4
- 稳定性: 易氧化,需避光保存
- pH敏感性: 最佳作用pH 9-10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氧化型染发剂: 与H2O2耦合剂(如对苯二胺)联用
- 半永久染发: 与阳离子聚合物(如Polyquaternium-10)增强沉积
增效组合
- 碱性调节剂: 氨水/MEA提升穿透效率
- 抗氧化剂: 亚硫酸钠防止提前氧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致敏性: 欧盟SCCS评估认为≤1.5%浓度较安全 (参考:SCCS/1514/13)
- 禁忌: 破损头皮、苯胺过敏者禁用
- 孕妇慎用: 缺乏穿透胎盘屏障研究数据
全球监管状态
- 欧盟: 允许使用(附纯度要求)
- 中国: 列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应用于:
- 专业沙龙线: 高浓度(1-3%)用于精准调色
- 开架染发剂: 常与HC Yellow No. 2复配
消费者争议
*注:部分品牌宣传"植物衍生成分"易引发误解,实际为合成染料*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色彩饱和度与稳定性优于部分天然染料
改进方向: 开发低敏衍生物(如乙酰化修饰)
*注:长期安全性数据仍需完善,特别是重复暴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