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香可可籽提取物
巴西香可可(PAULLINIA CUPANA)籽提取物

中文名:巴西香可可籽提取物
英文名:PAULLINIA CUPANA SEED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巴西香可可(PAULLINIA CUPANA)籽提取物: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学背景
INCI名称: PAULLINIA CUPANA SEED EXTRACT
常用名: 巴西香可可籽提取物、瓜拉纳提取物
植物学来源: 源自无患子科(Sapindaceae)的Paullinia cupana(巴西香可可/瓜拉纳)种子,主要分布于巴西亚马逊流域 (依据:植物分类学数据库Tropicos.org)。
传统用途与商业化提取
- 传统应用: 南美原住民用于提神饮料,含天然咖啡因 (参考:民族植物学文献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5)。
- 提取工艺: 通常采用水或乙醇提取,保留咖啡因、多酚等活性成分 (来源:厂商技术文件)。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活性与科学证据等级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 | 通过咖啡因和原花青素清除ROS,抑制脂质过氧化 | 强(体外+人体试验) | 1%提取物可降低UV诱导的MDA生成达62% (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18) | 0.5-2% |
抗炎 | 抑制COX-2和TNF-α表达,降低IL-6分泌 | 中等(体外研究) | 在HaCaT细胞模型中显示剂量依赖性炎症抑制 (参考:Food Chemistry Toxicology, 2020) | 1-3% |
促进微循环 | 咖啡因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升cAMP,理论上可收缩血管 | 理论推测 | 缺乏直接皮肤应用数据,机制借鉴口服研究 | 未知 |
"提亮肤色" | 厂商宣称通过"激活细胞代谢"实现 | 营销宣称 | 无公开研究支持该具体机制 | 未标明 |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抗氧化活性
巴西香可可籽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主要归因于:
- 咖啡因: 直接淬灭单线态氧(1O2),ORAC值达3,500 µmol TE/g (依据:Jour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 2016)
- 原花青素B2: 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减少超氧阴离子生成
- 协同效应: 与维生素C联用可提升自由基清除率1.8倍 (参考:体外协同实验数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相关活性 |
---|---|---|---|
甲基黄嘌呤类 | 咖啡因(2-5%)、可可碱 | 水溶性,分子量194.19 | 抗氧化、促渗透、血管收缩 |
多酚类 | 原花青素B2、儿茶素、表儿茶素 | 脂溶性,易氧化 | 抗氧化、抗糖化 |
皂苷类 | 瓜拉纳皂苷A | 表面活性 | 潜在清洁作用(待验证)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眼霜/眼部精华: 利用咖啡因的消肿特性(通常配合七叶树皂苷)
- 抗氧化精华: 与维生素E、绿茶提取物复配
- 清洁产品: 注:此应用较少见,可能与皂苷成分相关
增效组合
- 咖啡因 + 烟酰胺: 提升皮肤屏障修复速度 (依据:离体皮肤模型实验)
- 原花青素 + 阿魏酸: 协同抗氧化网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安全(1%以下浓度)(参考: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2017)
- 敏感肌注意: 高浓度咖啡因可能导致刺痛(>3%)
- 孕妇慎用: 虽无直接证据,建议避免高频使用
稳定性考量
需避光保存(原花青素易光解),pH适应范围4-7。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 主要定位: "天然咖啡因来源"概念(vs合成咖啡因)
- 消费者认知偏差: 过度联想"提神"效果与皮肤吸收率 (来源:市场调研数据)
- 价格区间: 中高端($15-50/kg,纯度依赖)
7. 总结与展望
已验证优势: 可靠抗氧化剂,适合抗初老配方;需更多人体临床研究验证抗炎效果。
未来方向: 微囊化技术解决稳定性问题;探索皂苷成分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