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香可可果提取物

巴西香可可(PAULLINIA CUPANA)果提取物

巴西香可可果提取物
中文名:巴西香可可果提取物
英文名:PAULLINIA CUPANA FRUIT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巴西香可可(PAULLINIA CUPANA)果提取物专业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Paullinia Cupana Fruit Extract (巴西香可可果提取物)

植物来源

  • 物种: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Paullinia cupana (巴西香可可树)
  • 地理分布: 主要生长于巴西亚马逊雨林地区 (依据:Flora of Brazil数据库)
  • 使用部位: 果实种子(占干重70-80%),偶用果皮

传统用途

亚马逊原住民用于制作提神饮料(瓜拉纳),传统医学中用于缓解疲劳、改善认知及消化问题 (参考:Ethnopharmacology研究文献)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增强GSH合成 ★★★☆ (体外+部分人体试验) 体外测试显示ORAC值达12,800 μmol TE/g (Food Chemistry, 2018) 0.5-3%
抗炎 抑制NF-κB通路,下调IL-6、TNF-α表达 ★★☆ (体外+动物模型) 小鼠模型显示30%炎症因子减少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6) 1-5%
脂肪分解 刺激β-肾上腺素受体,激活脂肪酶 ★☆ (体外初步证据) 3T3-L1脂肪细胞模型中显示脂解效应 (注:需更多人体验证) 未知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

抗氧化机制

主要归因于高含量的咖啡因(2-6%)、多酚类(儿茶素、原花青素)和皂苷。体外实验证实其提取物可减少UVB诱导的脂质过氧化达67%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20)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皮肤相关活性
甲基黄嘌呤类 咖啡因(2-6%)、茶碱、可可碱 水溶性,分子量194-212 Da 抗氧化、促进微循环、抑制PDE
多酚类 儿茶素、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 脂溶性,易氧化 自由基清除,胶原保护
皂苷 瓜拉纳皂苷A-D 两亲性,表面活性 增强渗透,抗炎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用配方类型

  • 瘦身/紧致产品:与咖啡因、肉碱、海藻糖协同
  • 抗氧化精华:与维生素C、E、白藜芦醇复配
  • 眼部护理:结合七叶树皂苷改善浮肿

稳定性注意事项

需避光保存,pH稳定范围4-7,与金属离子(如Fe3+)可能产生螯合反应 (参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9)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 CIR评级: 安全(1%以下),可能敏感人群需测试 (CIR Report, 2017)
  • 孕妇慎用: 高剂量咖啡因可能经皮吸收
  • 常见不良反应: 0.3%报告轻度刺激(刺痛感)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天然咖啡因"来源营销,76%消费者关联"提亮/消肿"功效 (Mintel市场调研, 2022)。实际咖啡因含量通常低于纯咖啡豆提取物。

7. 总结与展望

巴西香可可果提取物作为多功能活性成分,其抗氧化抗炎特性有较好科学支撑,但脂肪分解等宣称需更多临床验证。未来研究可关注:

  • 标准化提取工艺对活性物含量的影响
  • 与其他植物干细胞技术的协同应用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