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鲨鱼肝油
氢化鲨鱼肝油

中文名:氢化鲨鱼肝油
英文名:HYDROGENATED SHARK LIVER OIL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氢化鲨鱼肝油 (Hydrogenated Shark Liver Oil) 全面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Hydrogenated Shark Liver Oil
来源与加工
主要提取自深海鲨鱼(如小棘鲨Centrophorus granulosus、铠鲨Dalatias licha等)的肝脏组织。加工流程:
- 提取:通过热熔或溶剂萃取法获取粗制肝油
- 精炼: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纯化
- 氢化: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加氢饱和,提高氧化稳定性 (关键工艺:碘值从原始120-160gI₂/100g降至<5gI₂/100g)
法规状态
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批准使用(参考:Annex V),中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收录(2021年版),CIR评估显示安全性在现有浓度下可接受(CIR, 2016)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屏障修复 | 补充角质层脂质(神经酰胺类似物),增强板层结构稳定性 | 中-高 (体外及动物模型) | 氢化后角鲨烯衍生物可插入角质细胞间隙,降低TEWL 23%(J Dermatol Sci, 2015) | 1-5% |
抗氧化保护 |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表达 | 中 (体外实验) | 抑制UVB诱导的MDA生成达62%(J Invest Dermatol, 2017) | ≥3% |
抗皱紧致 | 刺激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抑制MMP-1活性 | 低-中 (初步临床) | 8周使用后皮肤弹性提升18%(厂商临床试验,n=30) | 2-8% |
"细胞能量激活"* | 理论推测:烷基甘油增强线粒体功能 | 极低 | 仅基于免疫细胞研究外推(Int Immunopharmacol, 2009) | 未知 |
*注:此宣称缺乏皮肤细胞直接证据,属理论推测性功效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含量范围 | 皮肤作用特性 |
---|---|---|---|
烷基甘油醚 (Alkylglycerols) |
鲨肝醇(Batyl alcohol) 鲨油醇(Selachyl alcohol) |
15-30% | • 增强表皮分化因子表达 • 调节免疫反应(体外) |
角鲨烯衍生物 | 二氢角鲨烯 角鲨烷异构体 |
40-60% | • 高渗透性润肤剂 • 增强脂质屏障完整性 |
饱和甘油三酯 | C14-C22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 20-35% | • 封闭剂作用 • 提高配方稳定性 |
微量成分 | 生育酚 胆固醇衍生物 |
<1% | • 辅助抗氧化 • 维持脂质双层结构 |
氢化工艺影响
- 稳定性提升:氧化稳定性指数(OSI)提高5-8倍
- 肤感优化:熔点升至35-40℃,膏体更细腻
- 活性保留:烷基甘油保留率>90%,角鲨烯转化率≈100%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剂型
- 高效能面霜/眼霜:5-10%浓度,提供长效滋润
- 修复膏/棒:15-30%浓度,针对极端干燥区域
- 油相稳定剂:1-3%提升乳液稳定性
最佳协同组合
- 屏障修复:+神经酰胺NP(1:2配比)(协同增强板层结构密度)
- 抗衰老:+视黄醇(0.1%以下)(降低刺激同时增效)
- 敏感肌护理:+红没药醇(0.2%)(协同抗炎)
配伍禁忌
- 高浓度酸性环境(pH<4.5):可能析出絮状物
-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影响自组装行为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结论:在≤5%浓度下安全(CIR, 2016)
- 致痘性:comedogenic rating 1-2(低风险)
- 重金属残留:需监控镉/汞(深海生物累积风险)
适用人群
- 最佳适用:干性至极度干燥皮肤、屏障受损肌
- 谨慎使用:油性痘痘肌(高封闭性可能致痘)
- 禁忌症:鲨鱼制品过敏者(罕见)
可持续性争议
部分原料涉及濒危鲨鱼物种(如:叶鳞刺鲨),建议选择IUC无危物种来源或合成烷基甘油替代品(海洋保护组织报告, 2022)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抗衰线:利用"深海稀有成分"概念(占比38%)
- 药妆修复产品:强调临床验证屏障修复(占比45%)
- 传统护唇膏/手足霜:基础保湿功能(占比17%)
消费者认知误区
- "与角鲨烷完全相同" → 实际含独特烷基甘油复合物
- "直接补充皮肤鲨烯" → 氢化后主要成分为饱和衍生物
- "所有鲨鱼肝油功效一致" → 物种差异导致成分比例显著不同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优势
- 独特烷基甘油:兼具屏障修复与免疫调节潜力
- 卓越稳定性:氢化工艺解决传统鱼油易氧化缺陷
- 仿生脂质特性:与皮脂相容性优于多数植物油脂
主要局限
- 部分功效缺乏大规模人体临床试验
- 可持续采购挑战与物种保护矛盾
- 高浓度应用有致痘风险
研究前沿
- 烷基甘油经皮递送系统开发(脂质体包封率研究, 2023)
- 合成生物法制备可持续烷基甘油(酵母工程菌株进展)
- 靶向调节表皮PPARγ受体机制探索(初步体外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