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胺巯基乙酸盐

乙醇胺巯基乙酸盐

乙醇胺巯基乙酸盐
中文名:乙醇胺巯基乙酸盐
英文名:ETHANOLAMINE THIOGLYCOLAT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专业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乙醇胺巯基乙酸盐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Ethanolamine Thioglycolate (乙醇胺巯基乙酸盐)

化学名称: 2-巯基乙酸乙醇胺盐

CAS号: 15667-21-7

分子式: C2H5NO·C2H3O2S

来源与历史背景

乙醇胺巯基乙酸盐是20世纪40年代开发的化学烫发剂核心成分,由巯基乙酸(thioglycolic acid)与乙醇胺(ethanolamine)中和反应生成的水溶性盐类化合物。主要应用于专业美发领域,是碱性冷烫产品的关键还原剂。

(来源: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2005;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1987)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作为强效还原剂,主要通过破坏角蛋白二硫键实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头发卷曲/塑形 还原角蛋白二硫键(Cys-S-S-Cys)→巯基(-SH),使头发进入可塑性状态 充分证实 在pH 8.5-9.5时,30秒内断裂>85%二硫键 5-11% (烫发产品)
毛发软化 降低角蛋白交联密度,减弱纤维机械强度 充分证实 拉伸模量降低40-60%(体外测试) ≥3%
"修复受损发质" 理论上可配合氧化剂重建二硫键 理论推测 无直接修复证据,重组键位可能偏移 N/A

(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1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ichology, 2016)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活性物 乙醇胺巯基乙酸盐离子对 水溶性盐,碱性(pH 8.5-9.5),还原电位-0.26V
关键反应基团 巯基(-SH) 亲核攻击二硫键,生成半胱氨酸-SH和混合二硫化物
典型杂质 二硫二乙酸酯、游离乙醇胺 氧化副产物,可能增加刺激性

反应动力学特性

  • 最佳pH范围: 8.5-9.5 (高于巯基乙酸pKa 10.6)
  • 反应速率常数: 0.15-0.35 min⁻¹ (25°C, 8%浓度)
  • 温度敏感性: Q10=2.1 (每升温10°C速率加倍)

(参考: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3; Cosmetic Science Technology, 2009)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类型

  • 专业烫发剂 (冷烫液):6-11%浓度
  • 家用烫发套装:3-7%浓度
  • 毛发松弛剂 (配合钙氢氧化物)

关键协同成分

  • 氧化剂 (过氧化氢/溴酸钠):修复二硫键完成重组
  • 碱性调节剂 (氨水/碳酸铵):维持pH 9-9.5增强渗透
  • 螯合剂 (EDTA):防止金属离子催化氧化
  • 蛋白保护剂 (水解小麦蛋白):减少角蛋白损失

配方技术要点

需严格控制氧含量(充氮灌装),添加抗氧化剂(BHT)防止储存期巯基氧化失效。粘度调节常用丙烯酸类增稠剂防止流淌。

(来源:Cosmetics & Toiletries, 2012; SCCS/1613/19意见书)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估状态:安全浓度≤11% (专业使用),需避免接触皮肤
  • SCCS意见:头皮接触最大限值8% (2020/1683修订)
  • 致敏率:0.3-1.1% (斑贴试验数据)

主要风险因素

  • 皮肤刺激性:pH依赖性损伤屏障功能
  • 眼损伤风险:角膜腐蚀性(UN GHS类别1)
  • 亚慢性毒性:动物实验显示>300mg/kg/day致肝肾损伤

使用禁忌与警示

  • 绝对禁忌:破损头皮、怀孕哺乳期、儿童
  • 需警示成分:欧盟规定标签标注"含巯基乙酸盐"
  • 操作防护:必须使用手套及护目镜

(依据:CIR Final Report, 2005; EU Regulation No 1223/2009)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主流应用:占专业烫发产品75%份额
  • 替代品竞争:半胱氨酸基还原剂(低刺激但高成本)
  • 区域法规差异:中国限值8%,加拿大限值6%

消费者认知误区

  • "有机烫发"宣称注:虽含碳骨架,但属高活性合成化学品
  • "护发烫发二合一"注:还原过程必然损伤角蛋白结构
  • "适合敏感头皮"注:缺乏足够临床支持

专业使用建议

操作时间严格控制在制造商建议范围(通常8-20分钟),过度处理导致毛发皮质层空洞化。烫后必须使用含阳离子聚合物的修复产品。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优势与局限

  • 优势:高效二硫键还原能力,成本效益高,工艺成熟
  • 局限:不可逆角蛋白损伤,刺激性风险,气味问题

研究前沿

  • 缓释技术:微胶囊化降低头皮接触量
  • 生物酶替代:角蛋白酶工程化修饰研究(仍处实验室阶段)
  • 增效系统:纳米载体靶向递送至毛皮质层

发展建议

在维持功效前提下:1) 开发pH响应型自失活系统;2) 建立损伤量化评估标准;3) 强化操作人员防护培训。未来需平衡功效-安全-可持续性三角关系。

(参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21; Cosmetics, 2023)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