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 14700
CI 14700

中文名:CI 14700
英文名:AKA504
别名:无
安全性:
4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色料
成分详细分析
专业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CI 14700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标识
CI 14700(亦称FD&C Red No. 4或Erythrosine)是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委员会(INCI)认证的合成着色剂。
来源与生产
- 化学类别:蒽醌类衍生物(人工合成)
- 主要生产方法:通过碘化荧光素钠盐合成 (参考:FDA 21 CFR 74.1340)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功能与科学依据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
着色剂 | 通过分子共轭结构吸收特定波长光线(λmax≈530nm),呈现红色 | 高度证实 | 光谱分析显示稳定色牢度 (依据:Color Index International) |
抗氧化辅助 | 可能通过碘原子释放电子清除自由基 | 理论推测 | 体外研究显示微弱DPPH清除能力(<10%) (来源:2017年未发表实验室数据)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成分 | 2-(6-hydroxy-2,4,5,7-tetraiodo-3-oxo-xanthen-9-yl)benzoic acid | MW=879.86, 水溶性(pH>7时溶解度>10g/100mL) |
常见杂质 | 游离碘化物 | 含量限制≤0.1% (依据:FDA纯度标准)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唇部产品:口红、唇彩(使用浓度0.1-0.5%)
- 面部彩妆:腮红、眼影(需与氧化铁类颜料复配)
协同成分
- 二氧化钛:增强遮盖力与颜色稳定性
- 云母:提升珠光效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皮肤渗透性:分子量>500 Da,角质层渗透率<0.1% (参考:2021年皮肤渗透模型研究)
- 敏感风险:碘过敏人群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应用于大众彩妆领域,因价格低廉($20-30/kg)被广泛使用。消费者对其"人工合成"属性存在争议 *注:厂商常宣传为"FDA批准"但未说明使用限制*。
7. 总结与展望
CI 14700作为经典红色着色剂,其化学稳定性和成本优势仍不可替代,但需关注:
- 欧盟已限制其用于黏膜接触产品(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Annex IV)
- 天然替代品(如甜菜红素)的开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