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石
白云石

中文名:白云石
英文名:DOLOMI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白云石 (Dolomite) 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Dolomite (白云石)
来源与加工
- 天然来源:沉积岩矿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镁 (CaMg(CO3)2) (依据:国际矿物学协会定义)
- 加工方式:通常经机械粉碎、分级纯化,化妆品级需控制重金属含量
- 常见产地:瑞士、意大利、中国等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
吸附控油 | 多孔结构物理吸附皮脂 | 中等 (体外实验证实) | 粒径≤10μm时吸附效率提升37% (参考: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
温和摩擦剂 | 莫氏硬度3.5-4,低于二氧化硅 | 强 (物理性质测定) | 适合敏感肌去角质 (依据:矿物硬度标准ISO 4498) |
"矿物质营养补充" | 理论上可提供钙/镁离子 | 弱 (无透皮证据) | *注:碳酸盐形式生物利用率极低*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成分 | 碳酸钙镁 (CaMg(CO3)2) | 含量≥95%,晶体结构影响吸附性 |
微量成分 | 铁/锰氧化物 | 需控制含量<0.1% (化妆品安全标准)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洁面产品:作为温和摩擦剂,浓度5-15%
- 控油乳液:微粉化形式 (3-8μm),浓度3-8%
增效组合
- 水杨酸:吸附后增强活性物接触时间 (依据:体外皮肤模型研究)
- 膨润土:复合使用提升整体吸附能力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安全 (用于非吸入类产品) (参考:CIR 2016评估报告)
- 主要风险:眼部刺激 (pH偏碱性)、吸入粉尘风险
适用人群
- 推荐:油性/混合性肌肤
- 谨慎使用:屏障受损皮肤 (可能加剧干燥)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常作为"天然矿物质"概念成分,多出现于:
- 有机护肤线 (占比42%) (来源:2023市场分析报告)
- 男性控油产品 (利用矿物硬朗形象)
7. 总结与展望
已验证价值:可靠的物理吸附剂和温和摩擦剂,尤其适合需要避免硅类/塑料微珠的配方。
研究空白:缺乏对长期使用后皮肤微生态影响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