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扇豆籽提取物
白羽扇豆(LUPINUS ALBUS)籽提取物

中文名:白羽扇豆籽提取物
英文名:LUPINUS ALBUS SEED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白羽扇豆(LUPINUS ALBUS)籽提取物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LUPINUS ALBUS SEED EXTRACT
植物来源: 豆科(Fabaceae)白羽扇豆(Lupinus albus L.)的成熟种子 (依据:植物分类学数据库The Plant List)
提取工艺与形态
- 常见提取方式: 水或醇类溶剂提取,部分厂商采用酶辅助提取以提高活性物得率
- 物理形态: 通常为淡黄色至棕色液体或粉末,具体取决于浓缩程度和载体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
白羽扇豆籽富含多肽类(如defensin-like peptides)、蛋白质(约30-40%)、多糖和少量异黄酮 (参考: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皮肤屏障修复 | 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分化,上调丝聚蛋白(filaggrin)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 | 体外研究+离体皮肤模型证实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6) | 0.5%浓度可使角质层完整性提高37% | 0.1-1% |
抗氧化 |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增强细胞抗氧化防御 | 体外研究明确 (Food Chemistry, 2020) | ORAC值达8500 μmol TE/g | 0.05-0.2% |
抗衰老(理论推测) | 可能通过抑制MMP-1和促进胶原合成 | 初步体外证据 | 在成纤维细胞模型中显示Ⅲ型胶原刺激作用 | 未明确 |
"天然肉毒素替代"(厂商宣称) | 声称含有类似肉毒素的肽类 | 缺乏公开研究支持 (来源:厂商专利WO2015121468A1) | 无独立验证 | 未披露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相关性 |
---|---|---|---|
防御素样多肽 | Lupinus albus defensin 1 (LAD1) | 分子量5-8 kDa,热稳定 | 调节皮肤微生物群,促进伤口愈合 |
贮藏蛋白 | Conglutin α, β, γ | 11S球蛋白家族,>30kDa | 提供氨基酸源,可能参与细胞信号传导 |
多糖 | 阿拉伯半乳聚糖 | 水溶性,分支结构 | 保湿及成膜作用 |
次要成分 | 异黄酮(如genistein) | 含量<0.1% | 潜在雌激素样作用需谨慎评估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最佳载体: 水基精华(pH 5-7)、乳液
- 稳定性限制: 避免与强氧化剂或极端pH(<3或>9)配伍 (依据:厂商技术文档)
增效组合
- 屏障修复: 与神经酰胺+胆固醇按3:1:1比例复配
- 抗氧化: 与维生素E协同使自由基清除率提升2倍
- 谨慎配伍: 高浓度电解质可能引起蛋白沉淀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评估
- CIR评级: 安全(1%以下浓度)(参考:CIR 2019年度报告)
- 致敏性: 豆科过敏者需谨慎,但临床报告极少
适用人群
- 推荐: 干性至混合性肌肤,屏障受损皮肤
- 慎用: 活动性痤疮(可能滋养痤疮丙酸杆菌)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纯净美容(clean beauty)"和"vegan"概念成分推广,2022年全球应用增长23% (来源:Mintel GNPD数据库)
消费者教育要点
- 需明确区分科学证实功效与营销概念
- 强调其替代动物蛋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7. 总结与展望
优势: 具有扎实的屏障修复和抗氧化数据支持,适合敏感肌护理
研究缺口: 缺乏高质量人体临床试验,作用机制需更深入解析
发展方向: 通过纳米载体技术提高多肽透皮率,开发定向水解产物增强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