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绿 7
溶剂绿 7

中文名:溶剂绿 7
英文名:SOLVENT GREEN 7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溶剂绿 7 (Solvent Green 7)
1. 基础信息 & 来源
溶剂绿 7是一种合成有机着色剂,属于蒽醌类染料家族。
INCI 名称与法规标识
- INCI名称: Solvent Green 7
- CAS号: 6358-69-6
- EC号: 228-782-5
- CI号: CI 59040
来源与生产
通过化学合成生产,主要原料为溴氨酸(1-氨基-4-溴蒽醌-2-磺酸)与对甲苯胺的缩合反应:
工业级纯度通常为70-95%,化妆品级要求纯度≥98%且严格控制重金属杂质(注:具体合成路径涉及商业机密) (来源:化妆品原料供应商技术文件)
物理形态
- 外观:深绿色粉末或颗粒
- 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丙酮、油脂),不溶于水
- 熔点:约210-21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作为纯着色剂,其主要功能为视觉调色,无生物活性护肤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
产品着色 | 可见光选择性吸收(λmax≈640nm)反射绿色光谱 | ★★★☆☆ (明确) | 通过分子共轭体系实现稳定呈色 |
"提升产品新鲜感" | 心理视觉效应 | ★☆☆☆☆ (主观) | 注:此为市场学宣称,无生理作用机制 |
详细光学特性:
分子结构含共轭蒽醌体系,发色团为醌式结构,助色团为氨基和磺酸基:
- 最大吸收波长:635-645nm(乙醇溶液)
- 消光系数:ε≈18,000 L·mol⁻¹·cm⁻¹
- 耐光性:中等(3-4级,ISO 105-B02标准)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化学结构特征 | 功能属性 |
---|---|---|---|
主成分 | 1,4-双(对甲苯胺基)蒽醌 | 蒽醌母核+芳香胺取代基 | 发色主体,提供绿色 |
合成副产物 | 未反应溴氨酸 | 磺酸基蒽醌衍生物 | 可能导致色调偏差 |
痕量杂质 | 重金属(Pb,As,Hg) | - | 化妆品法规严格限制(注:化妆品级要求≤10ppm) |
分子结构特性
化学式: C28H22N2O2
分子量: 418.49 g/mol
结构特点: 平面型大π共轭体系,含两个给电子氨基和吸电子醌基,形成分子内电荷转移复合物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类型
- 油基体系: 唇膏(≤0.5%)、彩妆膏霜
- 溶剂型: 指甲油、发用染色产品
- 特殊应用: 皂类着色(需耐碱性配方)
配方相容性要点
- pH稳定性: 稳定范围 pH 4-9,强酸/碱下可能变色
- 氧化敏感性: 遇强氧化剂褪色
- 温度极限: 加工温度 ≤180℃
协同成分
- 调色增效: 与溶剂黄 33混合得橄榄绿,与颜料蓝 15得蓝绿色
- 分散稳定: 聚羟基硬脂酸酯、氢化蓖麻油
- 溶剂体系: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异十二烷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 在现行浓度下(淋洗类≤1.0%,驻留类≤0.1%)安全(参考:CIR 2019重评估报告)
- 欧盟SCCS: 允许使用(附件IV/114)
- 致敏性: 极低(HRIPT测试阴性)
使用限制
- 禁用范围: 眼部粘膜产品、注射/穿刺部位
- 最大浓度:
- 驻留产品:0.1%
- 淋洗产品:1.0%
注意事项
- 光稳定性: 长期强UV照射可能褪色
- 杂质控制: 必须符合ICH Q3D重金属限值
- 注:部分天然宣称产品可能回避使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经济型彩妆: 占合成绿色素市场份额约35%
- 替代品: 氯ophyll铜盐(成本高但具"天然"宣称)
- 应用领域: 节日限定彩妆(圣诞绿)、迷彩类产品
消费者认知趋势
- 积极面: 色彩饱和度优于天然色素
- 争议点: 38%消费者倾向"无人工色素"标签
- 法规标注: 需标注CI号(部分市场要求全称)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高着色强度(比天然色素强5-8倍)
- 优异溶剂相容性,适用于无水配方
- 成本效率比($40-60/kg)优于同类合成色素
未来挑战
- 天然化趋势: 需开发植物来源替代品(注:已有微藻色素研究)
- 法规压力: 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持续更新限制
- 技术升级: 纳米包封技术提升光稳定性
专业建议
在彩妆开发中:
- 优先用于非粘膜接触的蜡基体系
- 配方中需添加抗氧化剂(如BHT)防氧化褪色
- 避免与高浓度维C衍生物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