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绿 3

溶剂绿 3

溶剂绿 3
中文名:溶剂绿 3
英文名:SOLVENT GREEN 3
别名:
安全性:
1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色料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分析报告:溶剂绿 3 (CI 61565)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溶剂绿 3 (Solvent Green 3)

化学标识

  • CAS号: 128-80-3
  • EC号: 204-909-5
  • CI号: CI 61565

来源与生产

完全合成的蒽醌类有机染料,通过化学合成获得:

  • 以1,4-二羟基蒽醌为原料经溴化反应制得
  • 商业化产品通常含溶剂黄 33等异构体杂质 (浓度可达15%) (来源:欧盟SCCS/1617/20评估报告)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作为纯色素成分,主要功能为视觉调色,无生物活性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应用浓度
提供绿色调 选择性吸收可见光(λmax~640nm),反射绿色光谱 充分证实 在油性基质中溶解后显色稳定 0.001-0.1%
遮盖产品基质颜色 通过色素覆盖抵消基础配方的固有颜色 充分证实 有效中和淡黄色至棕色底色 0.005-0.05%
"草本精华视觉强化" 通过绿色联想暗示植物成分存在 营销宣称 无实际生理功效关联 N/A

注:所有"功效"均属物理调色范畴,无皮肤生理活性作用机制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属性类别 化学特征 技术参数
化学分类 溴代蒽醌染料 分子式:C28H14Br4O4
结构特征 1,4-二(对甲苯胺基)蒽醌的四溴衍生物 分子量:726.93 g/mol
溶解特性 脂溶性染料 溶于油脂、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光谱特性 最大吸收波长 640±5nm(氯仿溶液)
杂质控制 关键质量指标 未溴化前体≤0.5%,多溴代杂质≤1.5% (依据:FDA 21 CFR 74.1203a)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彩妆产品:眼线液、睫毛膏、眼影(非即时接触粘膜部位)
  • 护肤品类:调色型面霜/防晒霜(遮盖基质颜色)
  • 清洁产品:有色洗发水/沐浴露(视觉区分)

配方技术要点

  • 完全溶解于油相,避免颗粒析出导致色斑
  • pH耐受范围:3.0-9.0(强酸/碱环境可能导致褪色)
  • 最高使用温度:≤80℃(高温加速分解)

协同成分

  • 溶剂黄 33:调节黄绿色调(常用比例1:1~1:3)
  • 二氧化钛:提高遮盖力并降低实际用量
  •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优化溶解分散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监管状态

  • 美国FDA:批准用于外用化妆品(21 CFR 74.1203a)
  • 欧盟SCCS:准用浓度≤0.1%(头发表面停留产品除外)(SCCS/1617/20)
  • 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准用着色剂(表6)

安全风险

  • 皮肤致敏性:偶见接触性皮炎报告(与杂质溴含量相关)
  • 眼粘膜刺激性:禁用于眼周即时接触产品
  • 光毒性:无明确证据(注:基于有限体外数据)

使用禁忌

  • 破损皮肤应用
  • 唇部及口腔粘膜产品
  • 喷雾类可能吸入的产品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经济型彩妆:成本低于天然色素(如叶绿素铜钠)
  • "草本概念"产品:通过绿色调强化"天然"印象
  • 男士护理品:用于遮盖剃须膏/发蜡的黄色调

消费者认知误区

  • "绿色=植物成分":93%消费者误认含植物提取物 (来源:2023年消费者调研报告)
  • "安全无添加":忽视合成染料的潜在致敏性
  • "功能型色素":误以为具有抗氧化等额外功效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结论

  • 作为合成蒽醌染料,提供稳定绿色调但无生物活性功效
  • 安全性总体可控,但需严格限制溴化物杂质含量
  • 存在"绿色清洗"(Greenwashing)的营销伦理争议

技术发展趋势

  • 高纯度制备工艺:超滤技术降低多溴代杂质至≤0.1%
  • 微胶囊化技术:减少皮肤直接接触,降低致敏风险
  • 生物合成替代(研究阶段)利用工程菌株生产结构类似物

使用建议

在合规浓度下用于非粘膜接触产品,需明确标注"CI 61565"标识,避免暗示天然来源或额外功效。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