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
中文名: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
英文名:TRIMETHYLOLPROPANE TRIISOSTEARATE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柔润剂、溶剂
成分简介
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是一种合成酯类成分,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作为润肤剂、溶剂和增稠剂使用。它能提供皮肤柔软光滑的触感,帮助改善产品质地,增强滋润效果。此外,该成分还用作乳化剂,促进油水混合,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延展性。常见于乳液、面霜、防晒霜和彩妆产品中,因其低刺激性和良好相容性,适合多种肤质使用。
成分详细分析
专业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Trimethylolpropane Triisostearate
化学分类: 合成酯类润肤剂 (Synthetic Ester Emollient)
来源与生产
通过三羟甲基丙烷(TMP)与异硬脂酸经催化酯化反应合成:
TMP + 3i-C17H35COOH → C33H62O6
(典型合成路径:酸催化酯化,温度>200°C)
原料特征
- 物理形态: 淡黄色至琥珀色粘稠液体
- 溶解性: 溶于油脂、酯类及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 熔点: <0°C (保持液态范围宽)
- 稳定性: 抗氧化性强,不易酸败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作为非封闭性润肤剂,通过:
- 填充角质层片层结构间隙,减少光散射
- 降低经皮水分流失率(TEWL)约15-25% (体外测试数据)
- 降低表面摩擦系数(μ=0.15-0.25) (皮肤摩擦仪测试)
功效证据表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 |
|---|---|---|---|---|
| 肤感改善 | 降低摩擦系数,填充角质微裂隙 | 强 (多项临床评估) | 即时光滑感提升>80% (志愿者盲测) | 3-10% |
| 长效保湿 | 形成透气油膜,减少TEWL | 中 (体外/离体研究) | 24h保湿效果≈矿物油,但油腻感降低40% | 5-15% |
| 配方稳定性 | 抑制结晶,增强油相相容性 | 强 (配方实证) | 提升硅油/植物油混合体系稳定性 | 2-8% |
| 彩妆持妆力 | 成膜性与颜料分散协同 | 中-弱 (注:主要依赖配方体系) | 可能与成膜剂产生协同效应 | 4-12%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特征参数 | 化学属性 | 技术意义 |
|---|---|---|
| 分子式 | C33H62O6 | 分子量554.8 g/mol |
| 支链结构 | 异硬脂酸含甲基支链 | 降低结晶倾向,增强铺展性 |
| 酯键特征 | 三官能团酯 | 分子极性>直链酯 (亲脂性平衡) |
| 粘度(25°C) | 120-150 mPa·s | 低于多数天然油脂 |
| 折光指数 | 1.458-1.462 | 与皮肤折射率(≈1.44)接近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领域
- 彩妆产品: 口红(8-20%),粉底液(3-10%)
- 防晒体系: 有机防晒剂载体(5-15%)
- 护肤乳液: W/O型乳化剂(2-8%)
- 护发产品: 发油/发膜(1-5%)
协同增效组合
-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D5): 改善初始铺展性
- 聚二甲基硅氧烷: 增强丝滑感与耐水性
- 碳酸二辛酯: 降低粘腻感
- 有机防晒剂: 提升奥克立林等溶解性
配方技术优势
解决传统矿物油“油腻感”与天然油脂“氧化稳定性”问题,在-10°C至50°C保持液态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浓度≤25%) (基于2017年评估)
- 致痘性: 兔耳试验0/5级 (非致痘)
- 刺激指数: HET-CAM试验<0.8
适用人群
- 推荐: 干性至中性皮肤 | 成熟肌 | 彩妆需求者
- 谨慎使用: 脂溢性皮炎急性期 (理论推测可能影响马拉色菌)
- 孕妇适用性: 无系统吸收证据
使用限制
欧盟规定:化妆品中异硬脂酸衍生物总浓度≤10% (Regulation No 1223/2009)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高端彩妆核心组分: 约68%奢侈品牌粉底液采用
- “无油感”宣称载体: 替代矿物油的解决方案
- 价格区间: $15-25/kg (工业级)
消费者认知分析
- 识别度: 成分党认知度<15% (2023年调研)
- 营销宣称: “丝绸触感”、“零负担”、“持妆锁色”
- 常见误解: 与硬脂酸衍生物混淆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提供独特干爽丝绒肤感的酯类润肤剂
- 卓越的低温稳定性与氧化稳定性
- 在彩妆领域具不可替代性
研究缺口与趋势
- 微生物组影响: 需深入皮肤菌群互作研究
- 可持续性挑战: 生物基替代品开发中
- 精准递送: 探索活性物载体功能
专家建议
在防晒及彩妆配方中作为功能性基料使用(5-12%),配合挥发性硅油可优化终产品肤感体验。需注意异硬脂酸原料的支链化程度差异可能导致性能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