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嵛精 PEG-20 酯类
三山嵛精 PEG-20 酯类
中文名:三山嵛精 PEG-20 酯类
英文名:TRIBEHENIN PEG-20 ESTERS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3
功效:柔润剂, 乳化剂
成分简介
三山嵛精 PEG-20 酯类是一种由三硬脂酸甘油酯与聚乙二醇-20 酯化而成的化合物,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用作乳化剂、润肤剂和增稠剂。作为乳化剂,它帮助混合油性和水性成分,形成稳定的乳液或霜体,提升产品质地。同时,它具有润肤特性,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流失,使肌肤柔软光滑。此外,它还能增加...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三山嵛精 PEG-20 酯类 (Triarachidin PEG-20 Esters)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分类
Triarachidin PEG-20 Esters(三山嵛精 PEG-20 酯类)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聚乙二醇化甘油酯类。该分子由亲脂性三山嵛酸甘油酯核心与亲水性聚乙二醇链(PEG-20)通过酯键连接构成 (化学结构分类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原料来源与生产
- 主要来源: 山嵛酸(C22:0脂肪酸)通常提取自菜籽油或花生油,经甘油酯化形成三山嵛精,再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PEG-20酯化物 (来源:化妆品原料供应链分析报告)
- 合成路径: 三山嵛精 + 20分子环氧乙烷 → 催化乙氧基化反应 → 纯化
- 商品形态: 常温下呈淡黄色至琥珀色蜡状固体,HLB值约10-12 (厂商技术资料)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乳化稳定剂 | 分子中亲脂性三山嵛酸链锚定油相,PEG链伸入水相,降低界面张力 | ★★★☆ (充分证实) | 在O/W乳液中形成液晶层增强稳定性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2020) | 1-5% |
| 肤感调节剂 | PEG链提供水合层减少摩擦,长链脂肪酸赋予丝绒感 | ★★★ (实验支持) | 离体皮肤测试显示摩擦系数降低22% (Skin Research & Technology, 2019) | 0.5-3% |
| 辅助促渗剂 | 可能暂时扰动角质层脂质排列 | ★☆ (理论推测) | 体外模型显示对亲脂性成分渗透有轻微提升,缺乏人体数据 (推测依据:PEG类表面活性剂共性) | 未知 |
| "抗衰老活性物载体" | 厂商宣称可增强活性物递送 | ★ (仅为宣称) | 注:缺乏独立研究证明其区别于基础乳化功能的特殊载体能力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功能意义 |
|---|---|---|---|
| 主成分 | 三山嵛酸甘油酯乙氧基化物 | 平均分子量≈1,200 Da,PEG聚合度n≈20 | 提供两亲性及乳化能力 |
| 相关杂质 | 游离聚乙二醇(PEG) | 分子量200-600 Da | 可能影响体系粘度,需控制≤3% (参照EP/USP标准) |
| 副产物 | 1,2-二山嵛精-PEG酯 | 单/双酯混合物 | 影响HLB值及结晶行为 |
结构特征与稳定性
- 热稳定性: 分解温度>150℃,适合热法乳化
- pH耐受性: 稳定范围pH 3-10,强酸/碱下酯键易水解 (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7)
- 氧化风险: 饱和脂肪酸结构赋予优异抗氧化稳定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O/W乳液及膏霜(面霜/防晒/BB霜)
- 精华液(增溶油溶性活性物)
- 卸妆产品(辅助清洁)
增效组合
- 与硅弹性体协同: 提升铺展性及丝滑感,减少"搓泥"
- + 卵磷脂: 形成复合液晶增强稳定性 (Cosmetics, 2021)
- + 低HLB乳化剂: 调节乳化粒径改善肤感
配伍禁忌
- 阳离子表活: 高浓度下可能产生絮凝
- 多价离子: Ca²⁺/Mg²⁺超0.5%可能破坏乳液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级: 在现有使用浓度下安全 (CIR Final Report, 2015)
- 致敏性: 临床测试显示极低致敏率(<0.3%)
- 眼刺激性: 兔眼测试呈轻度刺激,避免入眼产品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 干性至中性皮肤
- 谨慎使用:
- PEG敏感者(虽罕见)
- 痤疮易发肌(高浓度可能致痘)(基于comedogenicity testing)
法规状态
- 中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收录
- 欧盟CosIng数据库:功能标注为乳化剂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中高端抗衰/保湿面霜核心乳化剂
- 宣称"植物来源"及"高效载体"概念
消费者洞察
- 认知度: 成分党中认知度较低(<15%)
- 营销焦点: "山嵛花提取物"关联自然意象(实际为化学合成)注:存在概念误导风险
典型产品案例
- XX品牌抗皱晚霜(用量3.2%)
- YY奢养精华(与神经酰胺复配)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
- 高效O/W乳化剂,特别适合高油含量配方
- 提供优异肤感调节能力
- 原料稳定性与兼容性良好
局限性
- 对极敏感肌肤存在潜在刺激风险
- 功能研究集中于物性而非生物活性
研究趋势
- 探索其自组装特性用于包裹亲脂活性物 (初步研究)
- 开发生物基环氧乙烷减少碳足迹
结论: 作为功能性乳化剂,三山嵛精PEG-20酯类在稳定性和肤感调节方面表现突出,但需理性看待厂商关于"活性载体"的功效宣称,其核心价值仍体现在配方基础性能而非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