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羟铝

氯化羟铝

氯化羟铝
中文名:氯化羟铝
英文名:ALUMINUM CHLOROHYDRATE
别名:
安全性:
2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收敛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氯化羟铝(Aluminum Chlorohydrate)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Aluminum Chlorohydrate (ACH)

化学式:Al2(OH)5Cl·2H2O 或 [Al2(OH)5]+Cl-

CAS号:12042-91-0

来源与生产

通过铝盐(通常为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的受控反应合成:

2AlCl3 + 5NaOH → Al2(OH)5Cl + 5NaCl

商业产品通常为50%水溶液,需控制反应条件获得特定聚合度

(来源: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Vol. 56)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止汗 在汗管形成蛋白-金属复合物凝胶塞,物理性阻塞汗腺导管 ★★★★★ (充分证实) 电子显微镜证实汗管内形成凝胶塞 (J Invest Dermatol. 1983) 10-25% (驻留型产品)
除臭 1) 减少汗液分泌 2) 抑菌作用 3) 中和含硫臭味分子 ★★★★☆ (强证据) 可使皮肤表面细菌减少>90% (Int J Cosmet Sci. 2001) 10-20%
吸湿控油 铝盐与皮脂中游离脂肪酸结合形成薄膜 ★★★☆☆ (中等证据) 离体皮肤实验显示油脂吸附率38% (Skin Pharmacol Physiol. 2010) 5-15%
皮肤紧致抗衰 推测通过暂时性组织脱水 ★☆☆☆☆ (微弱证据) 仅厂商体外测试报告,缺乏临床验证 N/A

注:皮肤紧致抗衰宣称缺乏人体临床试验证据支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结构特征
羟铝络合物 Al2(OH)5Cl 聚合度n=2-8,分子量约174-700Da 铝氧八面体通过羟基桥连形成的多核络合物
反离子 Cl- 可被其他阴离子部分取代 维持电荷平衡,影响溶解性
水合分子 2H2O 晶体水含量13-15% 影响晶体稳定性及粘度

关键化学特性

  • pH值:4.0-4.5(50%水溶液)(临界点:pH>6.5时开始水解沉淀)
  • 铝含量:23.5-24.5%(干重)
  • 铝/氯摩尔比:2.1-2.4 : 1(决定聚合度)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止汗剂/除臭剂:滚珠(15-25%)、喷雾(10-15%)、膏体(18-20%)
  • 控油护肤:乳液(3-8%)、精华(1-5%)
  • 特殊剂型:透明凝胶(需与甘醇酸协同增溶)

协同增效成分

  • 抑菌剂:三氯生、苯扎氯铵(增强除臭)
  • 缓冲系统:柠檬酸钠(维持pH4.0-4.5防止水解)
  • 粘度调节:硬脂醇聚醚-20(改善滚珠流动性)
  • 皮肤舒缓剂:泛醇、红没药醇(缓解刺激)

配伍禁忌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导致沉淀(如SLS)
  • 高pH成分:>6.5时水解失效(如碳酸氢钠)
  • 螯合剂:EDTA显著降低止汗效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估:安全浓度≤25%(停留类产品)(CIR 2003, reconfirmed 2019)
  • 透皮吸收率:<0.01%(完整皮肤)(J Inorg Biochem 2005)
  • 欧盟SCCS意见:无乳腺癌风险关联(SCCS/1613/19)

不良反应

  • 刺激反应:腋下刺痛(发生率2-3%,与pH相关)
  • 衣物染色:水解氧化铝导致黄色污渍
  • 特殊人群:肾衰竭患者需谨慎(全身暴露风险)

适用性指南

  • 适用肤质:油性/多汗皮肤(避免受损皮肤)
  • 使用频率:每日1次(淋浴后使用效果最佳)
  • 替代选择:铝锆络合物(更强效)、植物收敛剂(敏感肌)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全球市场占比:止汗剂活性成分中>70%份额
  • 产品形态演进:气雾剂(1970s)→ 走珠(1990s)→ 透明凝胶(2010s)
  • 价格区间:$15-45/kg(纯度差异±20%)

消费者认知误区

  • "导致乳腺癌"已被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否定(J Natl Cancer Inst 2002;96:1568-70)
  • "阻止身体排毒"汗液排毒功能被过度夸大
  • "铝元素蓄积"肾功正常者无蓄积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

  • 金标准止汗剂:60年临床验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成本效益比:单位效果成本低于新型合成物
  • 配方宽容度:兼容乙醇/水基体系

技术挑战

  • 透明化需求:需解决水解浑浊问题
  • 敏感性皮肤适配:降低刺激性的包裹技术
  • 环保压力:气雾剂中VOC限制

未来趋势

  • 分子修饰:PEG化铝络合物(降低刺激性)
  • 缓释技术:脂质体包裹延长作用时间
  • 精准止汗:离子电渗靶向递送系统
  • 注:新型包裹技术尚处实验室阶段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