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12-丁醇聚醚-16

PPG-12-丁醇聚醚-16

PPG-12-丁醇聚醚-16
中文名:PPG-12-丁醇聚醚-16
英文名:PPG-12-BUTETH-16
别名:
安全性:
1
2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抗静电, 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PG-12-丁醇聚醚-16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分类

PPG-12-丁醇聚醚-16 (INCI: PPG-12 Buteth-16) 属于聚丙二醇-烷基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丁醇环氧丙烷的嵌段聚合物。

来源与制备

  • 工业合成: 通过丁醇与环氧丙烷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合度由反应条件精确控制 (依据: Surfactant Science Series, Vol. 42)
  • 商业化来源: 主要作为化妆品级原料由BASF、Croda等专业供应商提供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乳化稳定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稳定液晶结构 强 (多项体外研究) 在0.5-2%浓度可形成稳定的O/W乳液 (参考: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18) 0.5-5%
皮肤柔润 可能通过形成极性薄膜减少TEWL 中等 (离体皮肤模型) 体外实验显示3%浓度可降低30%水分流失 (注: 需人体试验验证) 1-3%
"深层滋养" 厂商宣称可促进活性物渗透 无公开研究支持其渗透增强作用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链结构 聚丙二醇(PPG)链 平均聚合度n=12,亲水性
端基结构 丁醇聚醚(Buteth) 乙氧基化度m=16,疏水性
关键参数 HLB值 约14-16 (O/W型乳化剂)

分子特性

  • 两亲性结构: 同时含有亲水(PPG)和疏水(丁醇聚醚)片段
  • 分子量分布: 约1200-1500 Da (取决于聚合度分布)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乳化体系: O/W乳液、微乳液 (与脂肪醇复配)
  • 清洁产品: 温和卸妆油、洁面乳 (浓度通常<3%)

协同成分

  • 脂肪醇 (如鲸蜡醇): 增强乳液稳定性
  • 硅油: 改善铺展性和肤感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当浓度≤5%) (参考: CIR 2016评估)
  • 刺激性: 眼刺激风险 (需避免进入眼部)

适用人群

  • 适用: 正常至干性皮肤
  • 慎用: 敏感肌 (需斑贴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功能性乳化剂出现在中高端护肤品中,常被宣传为"高科技温和成分",但实际认知度较低。

7. 总结与展望

PPG-12-丁醇聚醚-16是经充分验证的乳化稳定剂,其柔润功效需更多临床验证。未来可探索其在纳米载体系统中的应用潜力 (注: 现有研究仅限实验室阶段)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