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12-PEG-50 羊毛脂
PPG-12-PEG-50 羊毛脂

中文名:PPG-12-PEG-50 羊毛脂
英文名:PPG-12-PEG-50 LANOLIN
别名:无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PG-12-PEG-50 羊毛脂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PPG-12-PEG-50 羊毛脂(INCI: PPG-12-PEG-50 Lanolin)是一种聚丙二醇(PPG)和聚乙二醇(PEG)修饰的羊毛脂衍生物,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乳化剂的复合物。
原料来源与生产
- 天然来源:羊毛脂基团来自绵羊皮脂腺分泌的蜡酯,经精制提纯后获得
- 化学改性:通过PPG(12单元)和PEG(50单元)醚化反应降低天然羊毛脂的黏腻感
- 纯度标准:需符合化妆品级原料规范(游离PEG含量、重金属残留等控制)(参考:ISO 22716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
保湿与屏障修复 | 形成半封闭性膜层,减少TEWL(经皮水分流失);补充皮肤脂质 | 强(临床+体外) | 在离体皮肤模型中显示降低TEWL达35%(依据:J Invest Dermatol 2018) |
乳化稳定 | PPG-PEG链提供空间位阻,羊毛脂基团锚定油相 | 强(理化验证) | 可稳定含30%油脂的O/W体系(pH 5-8) |
抗刺激(间接) | 通过屏障修复减少外界刺激物渗透 | 中等(理论支持) | *注:需配合其他抗炎成分协同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PPG-PEG醚化羊毛脂 | PPG-12-PEG-50 羊毛脂醇 | HLB≈12(水溶性改良),熔点42-48℃ |
残留单体 | 游离PEG、未反应羊毛脂 | 需控制<1%(厂商技术指标)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O/W乳液:作为主乳化剂(用量1-3%)
- 护发产品:改善梳理性(与阳离子聚合物协同)
增效组合
- +神经酰胺:协同增强屏障修复(依据: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2020)
- +硅油:降低黏腻感,提升铺展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 CIR评级:安全(1%以下游离PEG时)(参考:CIR 2016最终报告)
- 敏感肌注意:PEG链可能引发个别过敏*需斑贴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出现在高端修复霜和医美术后产品中,常被宣传为"生物相容性保湿科技"(来源:2023年TOP20品牌成分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该成分在保湿技术和配方稳定性方面具有明确价值,但需关注PEG相关争议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