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提取物
鸡冠提取物
中文名:鸡冠提取物
英文名:COMB EXTRACT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保湿剂
成分简介
鸡冠提取物是从鸡冠中提取的天然成分,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用作保湿和抗衰老剂。它富含透明质酸(玻尿酸),能强力锁住水分,提升皮肤含水量,使肌肤饱满光滑,减少干燥和细纹。此外,鸡冠提取物可能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增强皮肤弹性,帮助延缓衰老过程,常用于面霜、精华液等产品中,以改善肤质和修复皮肤屏障。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鸡冠提取物 (Comb Extract)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Comb Extract
来源物种: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家鸡)
提取工艺与物理特性
- 提取部位: 鸡头顶部红色肉质冠
- 主要提取方法:
- 酶解提取(常用透明质酸酶)
- 热水/缓冲溶液浸提
- 超滤纯化浓缩
- 物理形态: 淡黄色至琥珀色液体或粉末
- 溶解性: 水溶性(取决于纯化程度)
历史应用背景
传统医学中用于伤口修复,1980年代起在日韩化妆品领域商业化应用(来源: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深层保湿 | 透明质酸(HA)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层;糖胺聚糖增强真皮储水能力 | ★★★★☆ (强体外/临床证据) |
离体皮肤测试显示48小时保湿率提升28%(J Cosmet Dermatol, 2020) | 0.1-1.0% |
| 屏障修复 | 刺激角质细胞表达丝聚蛋白;促进神经酰胺合成酶活性 | ★★★☆☆ (体外/动物模型证据) |
小鼠模型显示TEWL降低32%,修复速度加快40%(Exp Dermatol, 2018) | 0.5-2.0% |
| 抗皱紧致 | 激活成纤维细胞TLR2受体,促进I/III型胶原合成 | ★★★☆☆ (体外/离体证据) |
成纤维细胞培养显示胶原合成↑45%,MMP-1↓38%(Int J Mol Sci, 2019) | 1.0-3.0% |
| 美白淡斑 | 理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降低UV诱导的MITF表达 | ★★☆☆☆ (初步体外研究) |
体外实验显示25%酪氨酸酶抑制率(500μg/mL)(厂商数据,需独立验证) | 未知 |
作用机制详述
透明质酸合成调控:
通过激活CD44受体和ERK信号通路,上调透明质酸合成酶(HAS2)表达,同时抑制透明质酸酶(HYAL1)活性(依据:J Biol Chem, 2017)
抗炎机制:
含抗炎肽段可抑制NF-κB通路,降低TNF-α、IL-6等炎症因子释放达50%(体外研究:Immunopharmacol Immunotoxicol, 2021)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含量范围 | 主要生物活性 |
|---|---|---|---|---|
| 糖胺聚糖 | 透明质酸(HA) 硫酸软骨素 |
高分子量(1-2MDa) 强亲水性 |
HA: 10-40%干重 | 保湿、机械支撑、信号传导 |
| 功能性蛋白质 | 胶原片段 弹性蛋白肽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
分子量5-20kDa 热敏感 |
15-30%总蛋白 | 促纤维细胞增殖 基质再生 |
| 核酸衍生物 | 尿苷 腺苷酸 |
水溶性核苷酸 | 微量(<5%) | 能量代谢调控 DNA修复辅助 |
| 微量元素 | 锌、硒 | 离子态/蛋白结合态 | ppm级 | 抗氧化酶辅因子 |
成分变异性因素
- 鸡种差异: 肉鸡冠含HA量(38%)>蛋鸡(22%)(Poult Sci, 2020)
- 年龄影响: 12月龄鸡冠HA含量是6月龄的1.8倍
- 提取工艺: 酶解法比热水提取多获25%活性肽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最佳载体: 水基精华(>70%水相)、凝胶
- 次选载体: 乳液(O/W型)、膏霜(需控制油脂含量)
- 避免体系: 无水配方、高浓度醇体系(>30%乙醇)
增效配伍组合
- 保湿协同:
- β-葡聚糖 - 增强HA受体(CD44)表达
- 泛醇 - 促进糖胺聚糖生物合成
- 抗衰协同:
- A醇(0.1%) - 胶原增效达2.3倍(体外数据)
- 胜肽(Matrixyl®) - 靶向不同胶原合成通路
- 稳定化配伍:
- 海藻糖(1-3%) - 防止蛋白热变性
- EDTA二钠(0.1%) - 螯合金属离子防降解
配方注意事项
- pH范围:5.0-7.0(超出范围易致HA解聚)
- 防腐体系:避免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
- 热加工温度:<60℃(防止蛋白变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浓度≤3%)(CIR Final Report, 2016)
- 致敏率: <0.3%(基于10,000例斑贴测试)
- 急性毒性: LD50>5000mg/kg(大鼠经口)
适用人群与禁忌
- 推荐人群:
- 干性至混合性肌肤
- 屏障受损皮肤(需配合修复成分)
- 初期老化皮肤(35-50岁)
- 慎用人群:
- 禽类蛋白过敏者
- 急性皮炎发作期
- 纯素食主义者(伦理考量)
使用风险
- 低纯度提取物可能含内毒素(需<0.5EU/mg)
- 与阳离子表活配伍可能产生絮凝(如季铵盐-15)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区域分布: 亚洲市场主导(占全球用量75%)
- 价格区间: 原料$200-800/kg(依纯度而定)
- 增长领域: 微针术后修复产品(年增长率>15%)
消费者认知分析
- 正面认知:
- "天然来源透明质酸"概念接受度高
- 传统汉方成分信任感(尤其在东亚)
- 认知误区:
- 过度期待即时填充效果(实际需持续使用)
- 混淆鸡冠提取物与合成HA的功效差异
- 伦理争议: 28%欧美消费者关注动物福利来源(Mintel消费者调研, 2022)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确证功效: 卓越保湿剂(尤其与合成HA协同时)、中度屏障修复
- 相对优势: 含多种基质再生因子(TGF-β等),非单一HA来源
- 性价比: 单位活性成本低于植物干细胞提取物
局限性
- 抗皱功效临床证据不足(仅体外/动物模型)
- 批次间成分波动性>植物提取物
- 气味控制挑战(需额外调香)
研发趋势
- 定向酶解技术: 获取特定分子量活性肽(3-5kDa促胶原肽)
- 细胞培养来源: 鸡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提取(实验阶段)
- 透皮增效: 纳米脂质体包裹提高HA透皮率(当前<5%)
专家建议
推荐作为辅助保湿/修复成分使用,在抗衰配方中需搭配经临床验证的成分(如A醇、特定胜肽)。采购时需供应商提供重金属检测报告及HA分子量分布数据(理想分子量:500kDa-1.2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