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天冬根提取物

总序天冬(ASPARAGUS RACEMOSUS)根提取物

总序天冬根提取物
中文名:总序天冬根提取物
英文名:ASPARAGUS RACEMOSUS ROOT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总序天冬(ASPARAGUS RACEMOSUS)根提取物 - 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Asparagus Racemosus Root Extract

植物来源与特征

总序天冬(Asparagus racemosus)又称 Shatavari,是多年生攀援灌木,主要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及斯里兰卡等热带地区。在阿育吠陀医学中已有超过3000年的应用历史,被列为"Rasayana"(回春草药)。

化妆品原料主要使用其干燥块状根茎提取物,通常通过以下工艺制备:

  • 溶剂提取法: 水或乙醇-水混合溶剂(60-80%浓度)
  • 提取温度: 40-60℃低温提取保护热敏性成分
  • 标准化指标: 通常以皂苷总量(≥40%)或 Shatavarin IV 含量作为质控标准

(依据:Indian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Resources, 2010; 阿育吠陀药典)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SOD, CAT)表达 ★★★☆ (体外/离体) 0.1%浓度降低UVB诱导的ROS 78%(人角质形成细胞)(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7) 0.05-0.5%
抗炎 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TNF-α、IL-6等促炎因子分泌 ★★★☆ (体外/动物) 显著抑制TPA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抑制率82% @200mg/kg)(Pharmaceutical Biology, 2010) 0.1-1%
保湿与屏障修复 上调丝聚蛋白(filaggrin)、兜甲蛋白(loricrin)表达,促进神经酰胺合成 ★★☆ (体外/理论) 离体皮肤模型中增加角质层水合度27%(厂商体外数据) 0.2-2%
"适应原"抗应激 理论推测:调节皮肤HPA类似轴,降低皮质醇效应 ★☆ (理论推测) 基于全身性适应原作用的外推,缺乏皮肤特异性证据 未确定

注:"适应原"宣称缺乏人体临床证据支持,主要基于传统医学概念外推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含量范围 基本性质 皮肤相关活性
甾体皂苷 Shatavarin I-IV, Immunoside 40-60% 两亲性,耐热,pH稳定(3-9) 抗炎、抗氧化主力,调节细胞信号通路
黄酮类 Rutin, Hyperoside 2-5% 光热敏感,水溶性中等 清除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轻度)
多糖 阿拉伯半乳聚糖(AGP) 8-12% 高吸水性,粘度调节 成膜保湿,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植物甾醇 β-谷甾醇,豆甾醇 0.5-1.5% 脂溶性,乳化稳定性 修复角质层脂质结构

关键活性物质特性

  • Shatavarin IV: 主要活性皂苷,分子量885.04 g/mol,logP≈2.1(中等透皮能力)
  • 热稳定性: 皂苷在80℃以下稳定,黄酮类需避光避热保存
  • 配伍禁忌: 高浓度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能导致皂苷沉淀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配方: 精华液、爽肤水(需添加增溶剂如PEG-40氢化蓖麻油)
  • 乳液/膏霜: O/W体系(推荐添加相:水相,温度<60℃)
  • 免洗型面膜: 与透明质酸、β-葡聚糖协同增强保湿

增效协同组合

  • 抗氧化协同: + 维生素E(抑制皂苷氧化降解) + 阿魏酸(自由基清除增效)
  • 抗炎协同: + 红没药醇(抑制COX-2通路互补) + 积雪草苷(创面愈合协同)
  • 屏障修复: + 神经酰胺NP(增强脂质层重建) + 泛醇(促进丝聚蛋白表达)

配方注意事项

  • pH适应范围:3.5-8.0(强酸环境可能导致皂苷水解)
  • 避免与高浓度(>5%)硫酸盐表活直接配伍
  • 建议添加0.1-0.5%螯合剂(如EDTA二钠)防止金属离子催化氧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 1%浓度下安全(基于现有数据)(CIR, 2016草本补充报告)
  • 致敏性: 极低(临床报告发生率<0.2%)
  • 光毒性: 无(3T3 NRU光毒性试验阴性)
  • 孕期慎用: 传统医学中用于雌激素调节,建议孕妇避免高剂量使用

适用人群

  • 推荐: 干燥肌、敏感肌(抗炎特性)、初老肌(抗氧化)
  • 谨慎使用: 植物皂苷过敏者(罕见)
  • 禁忌: 活动性痤疮(可能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纯净美容"(Clean Beauty)抗敏系列核心成分
  • 阿育吠陀概念护肤品(常与姜黄、印度楝配伍)
  • 敏感性皮肤专用线(宣称"减少泛红"、"强化屏障")

消费者认知特点

  • 正向认知: "天然安全"(87%)、"传统智慧"(76%)(2023全球天然成分调研)
  • 认知误区: 33%消费者误认为"植物雌激素可直接抗老"
  • 市场溢价: 含该成分的产品均价较基础保湿品高40-60%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科学共识

  • 强效抗氧化/抗炎成分,适用于舒缓敏感和抗初老
  • 核心活性物质(皂苷类)作用机制明确,但人体临床数据不足
  • 安全性优良,但需规范用量(建议成品添加量0.1-2%)

研究缺口与趋势

  • 亟需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验证人体功效
  • 探索纳米载体(脂质体)对皂苷类透皮效率的提升
  • 与皮肤微生态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应用前景

在"皮肤神经美容学"(Neurocosmetics)领域潜力显著,其可能的皮肤应激调节机制值得深入研究。随着标准化提取物纯度提升(>95% Shatavarin IV)和透皮技术的发展,有望成为药妆领域的重要植物活性成分。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