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根/柄粉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根/柄粉

中文名:地榆根/柄粉
英文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ROOT/STALK POWDER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根/柄粉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来源
INCI名称: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ROOT/STEM POWDER
植物学来源: 蔷薇科(Rosaceae)地榆属(Sanguisorba)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及欧洲温带地区(来源: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
传统应用与提取工艺
- 传统药用: 中医用于止血、消炎及伤口愈合(参考:《本草纲目》记载)
- 现代提取: 根茎干燥后机械研磨成粉(粒径通常为50-200目),或通过超临界CO2提取活性成分(来源:化妆品原料制备工艺文献)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
抗炎舒缓 | 抑制NF-κB通路和COX-2表达,降低IL-6、TNF-α等炎症因子(注:体外研究显示明确抑制效果) | ★★★☆ (细胞/动物实验证实) | 含三萜皂苷可降低UVB诱导的皮肤红斑(依据:J Ethnopharmacol. 2016) |
抗氧化 | 清除ROS,提升SOD和GSH-Px活性,含没食子酸等多酚类 | ★★★☆ (化学/细胞实验) | ORAC值达3200 µmol TE/g(参考:Food Chem. 2018) |
"促进胶原合成" | 理论推测:鞣质可能通过TGF-β信号通路刺激成纤维细胞 | ★☆☆☆ (初步研究) | 体外实验显示Ⅰ型胶原mRNA表达提升1.3倍 |
详细药理研究数据:
2019年韩国研究显示,地榆乙醇提取物(含0.5%粉末等效物)可使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NO产量降低62%,效果与0.1%氢化可的松相当(来源:J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9)。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含量范围 | 生物活性 |
---|---|---|---|
三萜皂苷 | Ziyuglycoside I/II | 3-8% | 抗炎、止血主要活性成分 |
鞣质 | Sanguiin H-11 | 15-25% | 蛋白质交联、抗氧化 |
酚酸类 | 没食子酸、鞣花酸 | 2-5% | 自由基清除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最佳载体: 水基精华(pH 5-7)、冻干粉制剂
- 配伍禁忌: 强碱性体系(pH>8导致鞣质降解)
增效组合
- 抗炎协同: 甘草酸二钾、红没药醇
- 抗氧化网络: 维生素E、茶多酚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 刺激性: 含鞣质可能致敏(<1%人群出现接触性皮炎)(依据:CIR 2016评估)
- 孕妇慎用: 高剂量口服有子宫收缩作用,但外用无明确风险
- 推荐浓度: 粉末添加0.1-2%,提取物0.01-0.5%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出现在"汉方草本"概念产品中,2022年亚洲市场应用增长37%(来源:Mintel数据库)。
消费者误区: 常与"止血"功效过度关联,而忽略其抗炎价值。
7. 总结与展望
地榆根粉作为多靶点抗炎成分具有明确科学价值,但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其抗衰老宣称。纳米化技术和分子修饰可能提升其透皮效率(注:目前仅专利披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