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根提取物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根提取物

地榆根提取物
中文名:地榆根提取物
英文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ROOT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成分详细分析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根提取物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Root Extract

植物来源

  • 科属:蔷薇科(Rosaceae)地榆属(Sanguisorba)
  • 常用部位:干燥根茎
  • 地理分布:东亚地区(中国、日本、韩国为主),欧洲部分地区亦有分布 (依据:植物分类学文献)

传统应用

  • 中医传统用于止血、消炎和伤口愈合 (参考:《中国药典》2020版)
  • 日本传统医学用于治疗湿疹和皮肤炎症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活性成分与作用途径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抗炎作用 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IL-1β、TNF-α等促炎因子表达 体外研究+动物模型证实 地榆皂苷可减少UVB诱导的皮肤炎症反应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5) 0.1-1%
抗氧化 清除ROS,提升S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 体外研究明确 含没食子酸衍生物,ORAC值达850 μmol TE/g (Food Chemistry, 2013) 0.5-2%
收敛止血 鞣质成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层 临床观察支持 传统应用证实对微血管出血有效 1-3%
抗菌抗痤疮 抑制C. acnes生长,可能机制为破坏细胞膜 初步体外研究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约0.5mg/mL (需更多人体研究验证) 未明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皮肤作用相关性
三萜皂苷 地榆皂苷Ⅰ、Ⅱ、Ⅲ (Ziyuglycoside) 水溶性,分子量800-1200Da 主要抗炎活性成分
鞣质 没食子酸、鞣花酸 多酚结构,易氧化 收敛、抗氧化
黄酮类 槲皮素、山柰酚衍生物 脂溶性为主 自由基清除
多糖 阿拉伯半乳聚糖 高分子量 潜在保湿作用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抗炎舒缓产品:与红没药醇、积雪草苷协同
  • 抗氧化精华:与维生素E、阿魏酸联用
  • 控油收敛产品:配合金缕梅、PCA锌

配方技术要点

  • 水溶性成分为主,适合水剂型配方
  • pH稳定范围4-7,避免强碱性环境
  • 与金属离子可能产生络合反应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1-5%浓度无显著刺激 (CIR Report, 2017)
  • 致敏性:低风险,但含潜在过敏原(鞣质)
  • 孕妇慎用:缺乏足够安全数据

适用肤质

  • 推荐:炎症性皮肤(玫瑰痤疮、湿疹)、油性皮肤
  • 谨慎使用:极干性皮肤(可能加重干燥)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打"草本抗炎"概念的中高端产品
  • 常作为"天然替代"水杨酸的成分

消费者认知调研

  • 亚洲市场接受度高于欧美
  • 37%消费者将其与"中医传统"关联 (2022亚太区化妆品成分认知调查)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价值

  • 具有明确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传统植物成分
  • 特别适合亚洲肤质的温和抗炎选择

研究空白

  • 需更多临床级人体试验验证功效
  • 标准化提取物质量控制待完善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