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栎树皮提取物
白栎(QUERCUS ALBA)树皮提取物
中文名:白栎树皮提取物
英文名:QUERCUS ALBA BARK EXTRACT
别名:白橡树皮提取物
安全性:
1
功效:肌肤调理, 收敛
成分简介
白栎(QUERCUS ALBA)树皮提取物是一种天然植物成分,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广泛使用。它富含单宁酸和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作用包括:1) 收敛性,能收缩毛孔、控制油脂分泌,使皮肤更紧致;2) 抗氧化,中和自由基,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3) 抗炎舒缓,减轻红肿和刺激,适合敏感肌肤。此外,它常作为调理剂...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白栎(QUERCUS ALBA)树皮提取物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学背景
INCI名称: QUERCUS ALBA BARK EXTRACT
白栎(Quercus alba)为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原生于北美洲东部。其树皮传统用于鞣制皮革及民间草药,现代化妆品领域主要关注其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依据:USDA植物数据库及民族植物学文献)
提取工艺与原料形态
- 常见提取方式:水/乙醇混合溶剂提取、超临界CO2萃取
- 典型原料形态:棕褐色粉末或深色液体,含标准化多酚(通常≥20%)
- 关键质量控制指标:总多酚含量、鞣质含量、重金属残留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抗氧化 |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提升SOD/GPx活性 | ★★★☆ (体外+动物模型) | 0.5%浓度可减少UVB诱导的MDA生成达67%(J Ethnopharmacol 2018) | 0.1-1% |
| 抗炎 | 抑制NF-κB通路,降低IL-6/COX-2表达 | ★★★ (体外+斑贴试验) | 显著抑制LPS诱导的TNF-α分泌(Fitoterapia 2016) | 0.2-0.5% |
| 屏障修复 | 可能通过调节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 | ★☆ (初步体外研究) | *注:仅在角质形成细胞模型观察到FLG表达上调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生物活性关联 |
|---|---|---|---|
| 水解单宁 | 没食子酸、鞣花酸 | 水溶性,pH 3-5稳定 | 主要抗氧化/抗炎贡献者 |
| 缩合单宁 | 原花青素B2、儿茶素 | 乙醇溶性,易氧化 | 自由基清除能力突出 |
| 三萜类 | 羽扇豆醇、β-香树脂醇 | 脂溶性,需载体稳定 | 潜在抗炎/抗菌作用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最佳载体:水基精华(pH 4-6)、无水油膏(需防氧化)
- 禁忌体系:强碱性配方(pH>8导致多酚降解)
增效组合
- 抗氧化协同:维生素E(保护多酚免于氧化)
- 抗炎协同:红没药醇(靶向不同炎症通路)
- 稳定性注意:避免与铁/铜离子直接配伍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1(安全,当浓度≤5%)(参考:CIR 2016最终报告)
- 潜在风险:高浓度可能致敏(鞣质相关接触性皮炎)
适用人群
- 推荐:油痘肌(调节皮脂氧化)、光老化肌
- 慎用:极度敏感肌(需先贴片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出现在clean beauty产品中,常与绿茶提取物、白藜芦醇等组成"植物多酚复合物"。(来源:2023年市场成分追踪报告)
消费者教育缺口
- 过度强调"橡树精华"的传统象征意义,忽视具体活性物解释
- 需明确区分其与槲皮素(Quercetin)的化学差异
7. 总结与展望
白栎树皮提取物是具实证支撑的多酚来源,但在以下领域需进一步研究:
- 透皮吸收效率优化(纳米载体应用)
- 临床级人体试验数据积累
- 标准化提取物活性基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