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嵛基甜菜碱
山嵛基甜菜碱

中文名:山嵛基甜菜碱
英文名:BEHENYL BETAIN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山嵛基甜菜碱 (Behenyl Betaine)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分类
山嵛基甜菜碱 (Behenyl Betaine),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INCI):Behenyl Betaine
化学分类: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衍生物)
天然来源与生产方式
- 主要来源:通过化学合成获得,原料基础包括:
- 植物来源脂肪酸(如椰子油、棕榈油)经分馏提纯获取山嵛酸 (Behenic acid)
- 与甜菜碱前体(二甲基氨基丙胺)进行酰胺化及季铵化反应制得
- 合成路径:
- 山嵛酸氯化生成山嵛酰氯
- 与二甲基氨基丙胺缩合形成酰胺中间体
- 与氯乙酸钠进行季铵化反应
- 商品形态: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或片状物 (纯度≥95%)
(依据:国际化妆品原料词典第16版,欧洲化妆品成分数据库)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作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分子包含:
- 亲水基团:季铵阳离子 + 羧酸阴离子(等电点约pH 4.5)
- 疏水基团:C22长链烷基(山嵛基)
特殊作用机制:
- 胶束形成:临界胶束浓度(CMC)极低(0.001-0.01 mM),形成大分子胶束
- 双电层压缩:通过电荷中和降低表皮ζ电位,增强活性物渗透
- 液晶相稳定:在皮脂膜中促进层状液晶结构形成
功效宣称与科学证据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 |
---|---|---|---|---|
温和清洁 | 降低表面张力(32-35mN/m)同时维持角质层脂质有序性 | 强 (临床验证) | 经表皮失水(TEWL)增幅比SLS低87%(0.5%浓度) | 0.5-2% |
增泡稳泡 | 与阴离子表活协同降低静电排斥,增强膜弹性 | 强 (体外模型) | 使SLES泡沫半衰期延长220%(1:1复配) | 0.3-1% |
粘度调节 | C22长链形成网状结构,诱导胶束棒状化 | 强 (流变学研究) | 使体系零剪切粘度提升10³倍(2%浓度) | 0.8-3% |
"抗衰老" | 推测通过增强活性物渗透 | 理论推测 |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肽类渗透量提升1.8倍 | 未知 |
注:"抗衰老"宣称缺乏人体临床证据支持
(参考: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20)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功能意义 |
---|---|---|---|
主活性物 | N-(羧甲基)-N,N-二甲基-二十二烷-1-铵内盐 | 分子量:467.7 g/mol HLB值:8-10 |
提供两性表面活性 |
典型杂质 | 未反应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 氯化钠 |
含量≤3% 电导率≤200μS/cm |
可能影响体系pH稳定性 |
关键特征 | 等电点pH 4.5 Krafft点 52°C |
pKa(酸)=2.1, pKa(碱)=10.7 | 决定配方pH适用范围 |
结构特征:
- 疏水链长度:C22(显著长于普通甜菜碱的C12-C18)
- 电荷分布:季铵阳离子与羧基阴离子间距3个亚甲基
- 分子构象:在生理pH呈"伸展-折叠"动态平衡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清洁产品:洗发水(3-5%)、沐浴露(1-3%)、洁面膏(0.5-2%)
- 护肤乳液:O/W乳液(0.8-1.5%)、防晒产品(1-2%)
- 特殊剂型:透明皂(4-8%)、无水洁颜粉(2-4%)
协同增效组合
- 阴离子表活:
- 与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SLES)复配(最佳比例1:2)→ 降低刺激指数42%
- 与椰油酰甘氨酸钠复配 → 提升低温稳定性
- 阳离子聚合物:
- 与聚季铵盐-10组合 → 沉积率提升至92%
- 脂质体:
- 促进神经酰胺脂质体在角质层的融合
配方注意事项:
- pH适用范围:3.5-9.0(超出范围可能析出)
- 需加热至60°C以上溶解,建议在油相添加
- 避免与高浓度多价离子(如Mg²⁺>0.5%)共存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浓度≤5%)(CIR 2016最终报告)
- 急性毒性:LD50>2000mg/kg(大鼠口服)
- 致敏性:HRIPT试验阴性(1%水溶液)
适用人群与禁忌
- 推荐使用:
- 敏感性皮肤(经证实刺激性仅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1/3)
- 儿童洗护产品(欧盟准用)
- 眼部清洁产品(0.5%以下)
- 慎用情况:
- 严重脂溢性皮炎急性期
- 对甜菜碱类有过敏史者(罕见)
环境安全性
- 生物降解率:28天>85%(OECD 301D)
- 水生毒性:EC50(藻类)>100mg/L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高端化:原料成本为普通甜菜碱的3-4倍
- 宣称重点:"源自植物"(实际为半合成)、"极致温和"、"奢华肤感"
- 典型产品溢价:比普通表活配方高30-50%
消费者认知分析
- 正面认知:
- 87%用户感知"冲洗后无紧绷感"(盲测研究)
- 72%敏感肌用户报告"刺激感降低"
- 认知误区:
- 误认为"完全天然"(实际含合成步骤)
- 夸大"修复屏障"功效(仅间接辅助)
(来源:2023年消费者肤感调研报告)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优势总结
- 极致温和性:角膜细胞活力保持率>95%(5%浓度)
- 独特流变特性:在低温下仍保持稳定粘度
- 配伍普适性:与各类表活/活性物兼容
技术局限与挑战
- 高Krafft点(52℃)限制冷水配方应用
- 长碳链导致生物利用度争议(需更多毒代动力学研究)
- 原料可持续性挑战(依赖棕榈油衍生物)
未来研究方向
- 绿色合成:酶催化工艺降低能耗
- 精准递送:作为核酸类活性物的载体研究
- 临床验证:针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长期使用研究
(依据:近期表面活性剂研究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