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山嵛酸盐
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山嵛酸盐

中文名: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山嵛酸盐
英文名:BEHENAMIDOPROPYL DIMETHYLAMINE BEHEN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抗静电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山嵛酸盐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山嵛酸盐 (Behenamidopropyl Dimethylamine Behenate)
原料来源与生产
通过三步合成工艺制备:
- 原料:山嵛酸 (C22:0 脂肪酸,主要从菜籽油或花生油提取)
- 第一步:山嵛酸与N,N-二甲基丙二胺缩合形成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
- 第二步:与山嵛酸进行季铵化反应形成最终盐类化合物
- 最终产物: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熔点范围58-65°C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作用基于:
- 静电吸附:带正电荷的季铵基团与带负电的皮肤/毛发表面结合
- 疏水链沉积:C22长链形成疏水膜,降低表面能
- 液晶结构形成:在特定浓度下自组装为层状液晶,增强屏障功能
功效科学评估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 | 起效浓度 |
---|---|---|---|---|
调理剂 (护发核心功效) | 中和静电+疏水膜沉积改善梳理性 | ★★★★☆ (强临床证据) |
临床测试显示梳力降低40-60% vs 未处理组 | 0.2-2.0% |
乳化稳定剂 |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液晶结构增强 | ★★★☆☆ (实验模型证实) |
在O/W乳液中提升稳定性指数30% | 0.5-1.5% |
肤感改良剂 | 形成滑爽疏水膜+降低摩擦系数 | ★★★☆☆ (体外皮肤模型) |
Cutometer测试显示皮肤摩擦系数降低25% | 0.3-1.0% |
"抗衰老" | 推测通过屏障强化间接作用 | ★☆☆☆☆ (理论推测) |
无直接证据支持抗皱功效 | N/A |
(证据评级标准:★★★★★=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体外/离体模型;★☆☆☆☆=理论推测;来源:Int J Cosmet Sci 2019综述)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属性类别 | 化学特征 | 技术意义 |
---|---|---|
分子结构 | C22H43CONH(CH2)3N+(CH3)2C21H43COO- | 双长链结构增强沉积性 |
亲水基团 | 季铵阳离子 (+N(CH3)2-) | 强静电吸附能力 |
疏水基团 | C22烷基链×2 | 高结晶性,熔点>60°C |
HLB值 | ~8-10 | 适用于O/W乳化体系 |
溶解性 | 热溶于油相(>70°C),水中分散 | 需加热乳化工艺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产品
- 护发素/发膜 (核心应用,占比>80%)
- 护手霜/身体乳 (肤感改良剂)
- 彩妆底霜 (乳化稳定剂)
- 剃须膏 (润滑组分)
增效协同组合
- + 硅油:增强滑度与光泽 (接触角降低15°)
- + 阴离子聚合物:形成离子对复合物提升沉积量
- + 甘油/多元醇:防止高温结晶析出
- + 神经酰胺:理论增强屏障修复 (需更多验证)
(协同数据:Cosmetics 2020; 配方建议添加量:0.5-3%)
工艺要点
需在油相加热至75-80°C溶解,避免冷却时结晶析出导致颗粒感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 (最高使用浓度3%) (CIR 2015)
- 眼刺激性:兔眼测试显示轻微刺激 (得分2.3/10)
- 致敏性:HRIPT测试阴性 (n=250)
- 细胞毒性:EC50>100μg/mL (低风险)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干性/受损发质,粗糙皮肤
- 谨慎使用:油性痤疮皮肤 (可能致痘指数★☆☆☆)
- 避免使用:阳离子过敏史者
(致痘性预测:基于CLOGGER算法;Dermatitis 2018)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商业名称:Incromectant™ BDB,Catemol® 220B
- 价格区间:$15-25/kg (中端原料)
- 宣称趋势:"天然来源" (实际半合成)
消费者认知分析
- 正面感知:94%用户认可"即时柔顺效果"
- 误导宣称:"植物小分子修护" (实际为合成大分子,MW>700Da)
- 清洁标签挑战:INCI名称复杂导致天然系产品回避
(消费者调研:Mintel 2022全球护发趋势报告)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优势:卓越调理性,热稳定性好,配伍性广
- 局限:水溶性差,高浓度易结晶,非天然认证
- 不可替代性:C22链长提供独特沉积性与熔点
未来发展方向
- 绿色合成:酶催化工艺降低碳足迹
- 剂型创新:预分散水溶液开发
- 功效拓展:屏障修复机制研究 (需跨学科合作)
- 宣称规范:避免过度营销长链脂肪酸的"营养"功效
(技术展望: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