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6 丙二醇辛酸酯/癸酸酯
PEG-6 丙二醇辛酸酯/癸酸酯

中文名:PEG-6 丙二醇辛酸酯/癸酸酯
英文名:PEG-6 PROPYLENE GLYCOL CAPRYLATE/CAPRAT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乳化剂
成分详细分析
PEG-6 丙二醇辛酸酯/癸酸酯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PEG-6 丙二醇辛酸酯/癸酸酯(INCI: PEG-6 Caprylic/Capric Glycerides)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丙二醇与辛酸/癸酸的聚乙二醇(PEG)酯化衍生物。
原料来源与制备
- 天然来源:辛酸(Caprylic acid)和癸酸(Capric acid)通常来自椰子油或棕榈油(注:商业化生产多采用植物来源)。
- 合成路径:通过丙二醇与辛酸/癸酸酯化后,再与环氧乙烷(EO)发生聚合反应,控制PEG链长度为6单位(参考: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
乳化稳定 |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稳定液晶结构 | ★★★★☆ (体外/配方研究充分) | 在O/W乳液中表现优异,HLB值约12-14(依据:Colloids and Surfaces B, 2020) |
促渗透 | 暂时性扰动角质层脂质排列 | ★★★☆☆ (体外皮肤模型证据) | 对亲脂性成分渗透增强率约1.5-3倍(参考:Int J Pharm, 2017) |
"皮肤屏障修复" | 理论推测可能补充细胞间脂质 | ★☆☆☆☆ | 注:厂商宣称,缺乏临床对照研究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PEG化甘油酯 | PEG-6 单辛酸酯 | 分子量≈400 Da,log P≈2.1 |
混合酯 | 丙二醇二癸酸酯 | 熔点<10℃,油溶性 |
游离PEG | PEG-6 | 可能存在≤3%未反应物(参考:CIR评估)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体系
- 防晒产品:与OMC(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协同提升SPF值15-20%
- 精华液:与透明质酸钠复配改善亲脂性活性物分散
配伍禁忌
避免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季铵盐-18)直接混合,可能产生沉淀(来源:化妆品配方技术手册)。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1(安全)(依据:2016年评估报告)
- 敏感肌注意:PEG化成分可能加重受损屏障刺激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多被宣传为"天然衍生物"(实际合成过程包含多步化学修饰),常见于:
- 宣称"温和"的婴童护理产品
- 有机品牌替代传统乳化剂
7. 总结与展望
作为多功能辅助成分,其乳化性能已充分验证,但生物活性功能需更多临床研究。未来开发方向:
- 精准控制PEG链长度分布
- 与新型渗透增强剂(如氨基酸衍生物)的复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