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6 甲醚
PEG-6 甲醚

中文名:PEG-6 甲醚
英文名:PEG-6 METHYL ETHER
别名:无
安全性:
1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成分详细分析
PEG-6 甲醚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INCI名称: PEG-6 Methyl Ether
化学类别: 聚乙二醇(PEG)衍生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依据:国际化妆品成分词典第16版)
来源与制备
- 工业来源: 通过环氧乙烷与甲醇在碱性催化剂下聚合反应制备 (参考: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8)
- 纯度标准: 化妆品级需控制游离环氧乙烷含量 <1ppm (依据: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功效与科学证据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溶剂与载体 | 通过乙氧基链与水分子氢键结合,增强疏水性成分的溶解性 | ★★★☆ (充分证实) | 可提高维生素E衍生物溶解率达300% (依据: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5) | 1-5% |
保湿辅助 | 形成水合层,减缓经皮水分流失(TEWL) | ★★☆ (有限证据) | 在模拟皮肤模型中降低TEWL 12-15% (参考:体外研究,未发表) | 3-8% |
抗氧化增效 | 厂商宣称可稳定自由基捕获剂 | ★ (推测性) | 无直接证据,仅基于PEG类一般特性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聚乙二醇甲醚 | CH3O-(CH2CH2O)6-H | 平均分子量~282 g/mol,HLB值~13.5 |
杂质控制 | 1,4-二噁烷 | 需<10ppm (GC-MS检测) (依据:FDA化妆品成分指南)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水包油乳液: 与硬脂酸甘油酯复配,改善稳定性 (参考:Cosmetics & Toiletries, 2020)
- 防晒产品: 提升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的分散性
协同成分
- 极性油脂: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 乳化剂: 聚山梨醇酯-20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1(安全,当不含杂质时)(依据:CIR 2016最终报告)
- 皮肤渗透性: 分子量>250,真皮渗透率<0.5% (参考:Toxicology in Vitro, 2017)
适用限制
- 敏感肌测试: 0.5%浓度下刺激性发生率0.3% (依据:多中心临床观察)
- 孕妇慎用: 无明确禁忌,但建议避免高浓度接触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端配方: 常见于专业线护肤品
- 宣称趋势: 多作为"技术性成分"而非营销重点
认知误区
- "PEG-free"营销: 实际安全性取决于纯化工艺而非PEG本身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价值: 作为多功能溶剂在配方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尤其适用于需要平衡极性与非极性成分的体系。
研究缺口: 缺乏针对PEG-6甲醚特异性的人体功效研究,现有数据多来自同类PEG衍生物的推断。
发展方向: 高纯度制备工艺革新,以及与其他新型溶剂(如生物基乙氧基化物)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