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季铵盐-19

聚季铵盐-19

聚季铵盐-19
中文名:聚季铵盐-19
英文名:POLYQUATERNIUM-19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抗静电

成分简介

聚季铵盐-19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广泛应用于护肤和化妆品中。在护肤品中,它主要作为成膜剂和保湿剂,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帮助锁住水分,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更柔软光滑。在化妆品中,尤其在护发产品如洗发水和护发素中,它用作调理剂,改善头发的梳理性,减少静电,增加光泽和柔软度。此外,它还能提升产...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聚季铵盐-19 (Polyquaternium-19)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聚季铵盐-19 (Polyquaternium-19)

化学分类

  • 阳离子聚合物 - 含季铵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
  • 合成聚合物家族:聚季铵盐 (Polyquaterniums)

来源与制备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

  • 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METAC)
  • 共聚单体:丙烯酰胺 (Acrylamide)
  • 引发体系:氧化还原引发剂 (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
  • 溶剂:水相介质 (依据:聚合物合成化学原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 阳离子沉积:带正电荷的季铵基团与带负电荷的角蛋白结合
  • 成膜作用:在头发表面形成均匀聚合物薄膜
  • 静电中和:减少毛鳞片间静电排斥

功效数据表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
抗静电 中和头发负电荷,降低表面电阻 ★★★☆ (强) 可使头发静电减少70-90% (依据:静电测量研究) 0.1-0.5%
头发柔顺 填补毛鳞片缺损,降低摩擦系数 ★★★☆ (强) 摩擦系数降低40-60% (依据:摩擦仪测试) 0.2-1.0%
湿梳理性提升 减少纤维间缠结,降低梳理力 ★★★☆ (强) 湿梳阻力降低30-50% (依据:张力计测试) 0.3-0.8%
卷发定型 聚合物薄膜物理固定发束形态 ★★☆☆ (中) 卷曲保持率提升25-40% (依据:卷发持久性测试) 0.5-2.0%
*皮肤屏障修复* 理论推测:可能通过成膜减少TEWL ★☆☆☆ (弱) 缺乏直接证据,仅限体外模拟 N/A

*注:皮肤屏障修复功效主要为厂商宣称,缺乏临床验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学特征 具体参数 功能意义
分子结构 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丙烯酰胺共聚物 阳离子密度与柔顺性平衡
分子量 50,000-500,000 Da 影响成膜性与沉积量
电荷密度 中等 (约2.0 meq/g) 决定与角蛋白结合强度
玻璃化温度(Tg) 约105°C 影响薄膜柔韧性
溶解度 水溶性 >50% 配方兼容性关键

关键结构特征

  • 季铵基团:提供永久正电荷 (+N(CH3)3)
  • 丙烯酰胺单元:增强水溶性及膜柔韧性
  • 碳链骨架:形成聚合物主链的疏水区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洗发水:改善湿梳性 (0.2-0.8%)
  • 护发素/发膜:柔顺抗静电 (0.5-2.0%)
  • 造型产品:轻中度定型 (1.0-3.0%)
  • 沐浴露:肤感改良剂 (0.1-0.5%)

最佳pH范围

3.5-6.5 (超出范围可能导致沉淀或电荷中和)

协同增效组合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电荷吸引增强沉积 (如SLES)
  • 硅油:协同降低摩擦系数 (如聚二甲基硅氧烷)
  • 多元醇:防止高盐配方中盐析 (如甘油/丙二醇)
  • 天然聚合物:增强膜连续性 (如羟乙基纤维素)

配伍禁忌

  • 高浓度电解质:可能导致盐析沉淀
  • 强阴离子聚合物:产生不溶性复合物 (如黄原胶)
  • pH>8:可能导致季铵基团水解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 (浓度≤5%) (参考:CIR 2016最终报告)
  • 致敏性:极低 (未列入欧盟致敏原清单)
  • 眼刺激性:轻微 (兔眼试验,可冲洗)

残留单体风险

丙烯酰胺残留量 <0.1ppm (符合ISO 10993生物安全标准)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受损发质/粗硬发质/静电困扰者
  • 慎用:超细软发质 (可能产生塌陷感)
  • 特殊人群:孕妇可用,无明确禁忌

环境安全性

生物降解性:中等 (28天降解率40-60%) (依据:OECD 301D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中高端洗护产品:替代传统阳离子调理剂
  • "无硅油"配方:作为硅油替代调理成分
  • 宣称重点:轻盈抗静电、自然柔顺感

消费者认知分析

  • 正面认知:"不油腻的柔顺感" (63%),"减少毛躁"(57%)
  • 认知误区:35%消费者误认为"季铵盐"是刺激性成分
  • 清洁标签接受度:中等 (非天然来源减分项)

市场占比

占护发聚合物市场份额约12% (来源:Global Cosmetic Polymer 2023报告)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总结

  • 电荷平衡型:兼具沉积力与洗脱性的最佳平衡点
  • 配伍性优:在阴离子体系中的稳定性优于PQ-7/PQ-10
  • 感官特性:提供轻盈无负担的柔顺感

研究缺口

  • 皮肤屏障功能影响需临床验证
  • 微塑料替代方案的开发需求
  • 不同发质类型的最佳浓度模型缺失

未来发展方向

  • 绿色化学合成:生物基单体替代方案
  • 功能化修饰:接枝保湿/防晒功能团
  • 精准递送系统:温度/pH响应型智能沉积

专家建议

在护发产品中以0.3-1.5%浓度作为核心调理剂使用,避免与高浓度阴离子胶体配伍,敏感头皮人群建议先进行斑贴试验。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