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 MEA 酯

硼酸 MEA 酯

硼酸 MEA 酯
中文名:硼酸 MEA 酯
英文名:MEA-BORATE
别名: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酸碱调节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硼酸 MEA 酯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别名

硼酸 MEA 酯 (MEA-Borate),化学名:单乙醇胺硼酸酯 (Monoethanolamine Borate)

来源与生产

  • 化学合成:通过单乙醇胺(MEA)与硼酸(H3BO3)的酯化反应制备 (依据:有机合成化学原理)
  • 形态:通常为白色结晶粉末或无色透明液体(水溶液)
  • 商品形式:常以10-30%水溶液形式供应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pH缓冲剂 硼酸盐体系形成pH缓冲对,维持配方pH在生理范围(5.0-6.5) 强效证实 有效维持体系稳定性,减少pH波动引起的刺激 (参考:J. Cosmet. Sci., 2004) 0.1-1.0%
防腐增效剂 硼酸基团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完整性,增强传统防腐剂渗透性 中等证实 与苯氧乙醇联用可使抗菌活性提升3-5倍 (依据:CTFA防腐效能研究) 0.3-0.8%
皮肤屏障支持 推测硼元素参与角质层脂质排列,促进神经酰胺有序化 理论推测 体外研究显示可改善人工皮肤模型屏障参数 (注:缺乏活体临床试验) 未知
抗衰老活性 厂商宣称通过激活抗氧化酶途径 证据不足 无直接人体研究支持 (来源:厂商宣传资料)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活性物 单乙醇胺硼酸酯复合物 分子量~118.9 g/mol | 水溶性>50g/100mL
水解产物 硼酸(H3BO3)、单乙醇胺 pH依赖性动态平衡体系
关键官能团 B-O酯键、N-B配位键、羟基 提供pH缓冲与金属螯合能力

化学稳定性

  • pH敏感性:在pH4-8区间稳定,强酸/碱条件下水解加剧
  • 温度极限:≤80℃稳定,高温促进硼酸酯键断裂
  • 配伍禁忌:与多价金属离子(Ca²⁺, Mg²⁺)形成沉淀,避免与高浓度电解质配伍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清洁类:洗面奶、沐浴露(pH稳定)
  • 水剂类:爽肤水、喷雾(防腐增效)
  • 乳化体系:保湿乳液(0.2-0.5%辅助稳定)

协同增效组合

  • 防腐系统:+ 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突破绿脓杆菌挑战)
  • 螯合剂:+ EDTA二钠(增强金属离子耐受性)
  • 缓冲体系:+ 柠檬酸盐(拓宽pH缓冲范围)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浓度≤5%(淋洗类产品)(参考:CIR 2016最终报告)
  • 致敏性:极低(动物试验阴性,临床投诉率<0.001%)
  • 生殖毒性:无证据显示风险(与硼酸结构差异显著)

使用限制

  • 破损皮肤禁用:避免用于伤口或严重皮炎部位
  • 儿童产品慎用:3岁以下儿童驻留型产品不建议使用
  • 区域法规:欧盟限用浓度0.8%(以硼酸计)(依据:EC No 1223/2009)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定位:中端专业线护肤品(尤其日韩品牌)
  • 宣称趋势:"无传统防腐剂"体系的关键辅助成分
  • 价格区间:原料成本$15-25/kg(10%溶液)

消费者认知

  • 识别度低:INCI名称认知度低于苯甲酸钠等传统防腐剂
  • "硼"误解:需防范与硼砂(禁用物质)的混淆传播
  • 环保争议:部分环保组织关注水生生物累积性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高效缓冲能力:在化妆品pH区间提供稳定缓冲
  • 防腐协同价值:降低传统防腐剂用量30-50%
  • 配方兼容性:适用于多种剂型且不影响透明度

发展挑战

  • 监管压力:全球对硼化合物监管趋严
  • 功效证据不足:需更多临床研究支持护肤宣称
  • 替代品竞争:新型有机酸缓冲体系(如葡糖酸内酯)的崛起

研究前沿

微胶囊化技术提升稳定性,分子修饰降低水解率,以及硼元素在皮肤屏障中的生理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近期专利与基础研究动向)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