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堇菜花提取物
东北堇菜(VIOLA MANDSHURICA)花提取物

中文名:东北堇菜花提取物
英文名:VIOLA MANDSHURICA FLOWER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东北堇菜(VIOLA MANDSHURICA)花提取物专业研究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学背景
INCI名称: Viola Mandshurica Flower Extract
植物学来源: 东北堇菜(Viola mandshurica)为堇菜科(Viol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及俄罗斯远东)(参考:Flora of China, Vol. 13)。
提取工艺与形态
- 常用提取方法: 水/乙醇混合溶剂提取(1:1-1:3比例)、超临界CO₂萃取
- 典型形态: 黄褐色至深棕色液体或粉末,pH 5.5-6.5(水溶液)
- 活性物保留: 低温浓缩工艺可保留热敏感性化合物(依据:J. Ethnopharmacol 2017)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 | 清除ROS,上调Nrf2/ARE通路 | ★★★☆(体外+动物模型) | 含黄酮苷类可降低UVB诱导的MDA水平达62%(参考:Food Chem Toxicol 2019) | 0.5-2% |
抗炎 | 抑制NF-κB和COX-2表达 | ★★★(体外研究) | 在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降低IL-6分泌量(IC₅₀≈120μg/mL)(依据:J Agric Food Chem 2016) | 1-3% |
舒缓敏感 | 可能通过TRPV1受体调节 | ★☆(理论推测) | 注:同属植物V. tricolor显示TRPV1抑制活性,但V. mandshurica尚未直接验证(参考:Phytomedicine 2018)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生物活性关联 |
---|---|---|---|
黄酮类 | 芹菜素-7-O-葡萄糖苷 槲皮素-3-O-鼠李糖苷 |
极性中等,热稳定性一般 | 抗氧化/抗炎主要活性载体 |
环烯醚萜 | Mandshurin A-C | 水溶性,易氧化 | 潜在抗菌/免疫调节 |
酚酸 | 绿原酸 对香豆酸 |
强极性,pH敏感 | 协同抗氧化作用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抗衰老精华: 与维E、白藜芦醇协同增强自由基清除
- 舒缓面膜: 配合红没药醇、积雪草苷降低刺激反应
- 防晒产品: 作为抗氧化剂辅助提升UV防护效果
配伍禁忌
避免与高浓度金属离子(如Cu²⁺、Fe³⁺)配伍,可能催化黄酮类氧化(依据:Cosmetic Science Forum 2020)。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数据
- 急性毒性: LD₅₀ >2000mg/kg(大鼠经口)
- 皮肤刺激性: 未稀释提取物在兔模型中有轻度刺激(Draize评分1.2/8)(参考:CIR Preliminary Report 2021)
适用人群注意事项
花粉过敏者应谨慎使用,建议先进行斑贴测试(注:同科植物有交叉过敏报道)。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纯净美容"(Clean Beauty)概念中的东亚传统草药成分推广,但临床功效证据弱于同属的V. tricolor。注:部分品牌夸大其"排毒"功效缺乏科学依据。
7. 总结与展望
东北堇菜花提取物是具有开发潜力的天然抗氧化/抗炎成分,但需进一步:
- 开展标准化活性物含量控制研究
- 完成人体功效性临床试验
- 探索纳米载体技术提高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