棓酸

棓酸

棓酸
中文名:棓酸
英文名:GALLIC ACID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收敛

成分详细分析

棓酸 (Gallic Acid)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Gallic Acid (棓酸/没食子酸)

化学名称: 3,4,5-三羟基苯甲酸

CAS号: 149-91-7

分子式: C7H6O5

天然来源与提取方式

  • 主要植物来源: 五倍子(漆树科)、茶叶(山茶科)、橡树皮(壳斗科)、石榴皮(千屈菜科)
  • 提取方法:
    • 酸水解提取(传统方法)
    • 酶解法(新兴技术,产率更高)
    • 现代合成: 微生物发酵法(基因工程酵母)(参考: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1)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
  • 直接清除ROS(活性氧簇)
  • 螯合过渡金属离子(Fe2+/Cu2+)
  • 上调Nrf2/ARE通路
强(体外+人体) ORAC值(氧自由基吸收能力)达3,744 µmol TE/g(依据: Food Chemistry, 2019) 0.1-1%
抗炎
  • 抑制NF-κB信号通路
  • 降低IL-6、TNF-α分泌
  • 调节COX-2表达
中(体外+动物) 在小鼠皮炎模型中减少40%炎症浸润(参考: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0) 0.5-2%
美白淡斑
  •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竞争性)
  • 阻断α-MSH与MC1R结合
  • 减少黑素小体转移
中(体外+部分人体) 体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IC50=12.5µM(依据: Bioscience Reports, 2018) 1-3%
抗衰老(厂商宣称) 理论上可能通过抗氧化间接保护胶原 尚无直接证据显示能刺激胶原合成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多酚酸 棓酸单体 水溶性(25℃时1.19g/100mL),熔点235-240℃分解
衍生物 棓酸酯(如没食子酸丙酯) 脂溶性增强,稳定性提高
氧化产物 鞣花酸(ellagic acid) 抗氧化活性更强但溶解度降低

分子特性与稳定性

  • pH敏感性: 在pH>7时逐渐氧化变黄
  • 光稳定性: 需避光保存(尤其UV照射下)
  • 配伍禁忌: 与铁离子形成蓝黑色沉淀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精华液(水基,pH5-6)
  • 美白霜(与熊果苷/维生素C衍生物复配)
  • 防晒产品(抗氧化辅助)

增效组合

  • 维生素E: 再生氧化后的棓酸,形成抗氧化循环
  • 阿魏酸: 协同抑制酪氨酸酶(增效1.8倍)(参考: Cosmetics, 2022)
  • 透明质酸: 缓解高浓度时的短暂刺激感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最高浓度5%)(依据: CIR Final Report, 2016)
  • 潜在风险:
    • 浓度>3%可能引起短暂刺痛
    • 与金属离子接触导致染色

适用人群

  • 推荐: 油性/混合性皮肤、色素沉着倾向
  • 谨慎使用: 极度敏感肌(需先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高端: 常与"植物萃取"概念绑定
  • 宣称重点: "茶多酚核心成分"、"纯素抗氧化"

认知调研

  • 消费者对其名称(棓酸)认知度低,更易接受"没食子酸"或"茶多酚"表述
  • 在韩国市场认可度较高(占美白成分产品的17%)(来源: K-Beauty趋势报告, 2023)

7. 总结与展望

优势总结

  • 多效性(抗氧化+抗炎+美白)且成本可控
  • 天然来源符合纯净美妆趋势

未来方向

  • 开发稳定衍生物(如棓酸葡糖苷)
  • 探索微生物合成路径降低成本
  • 注:其在皮肤微生态调节中的作用尚待研究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