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红 76
碱性红 76

中文名:碱性红 76
英文名:BASIC RED 76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碱性红 76 (Basic Red 76)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碱性红 76 (Basic Red 76)
化学分类
阳离子型偶氮染料 (Cationic Azo Dye)
天然/合成来源
- 合成来源:石油化工衍生物(苯胺类化合物)经重氮化与偶合反应合成
- 不存在天然对应物:纯合成染料
主要应用类型
- 永久性氧化染发剂(占比>95%应用)
- 半永久性染发产品
- 特殊彩妆(如彩色睫毛膏)(应用较少,需特定配方体系)
历史与监管
1980年代商业化,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批准染发使用,CIR评估为安全浓度限值0.5%(CIR, 2019)。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列为准用染发剂(表7)。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毛发着色 | 1. 阳离子基团与带负电的角蛋白结合 2. 氧化聚合形成大分子色素 |
★★★★☆ (充分证实) |
电镜观察显示染料在毛皮质层均匀分布(J.Soc.Cosmet.Chem, 2005) | 0.1-0.4% (最终配方) |
头皮护理 | 无直接机制 | ★☆☆☆☆ | 注:纯属营销宣称,无证据支持功能 | N/A |
抗氧化保护 | 理论推测:共轭结构可能淬灭自由基 | ★★☆☆☆ | 仅体外化学测试显示弱抗氧化性(未验证生物学相关性)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分子特征 |
---|---|---|---|
主发色团 | 1-甲基-4-[(3-甲基苯基)偶氮]-吡啶鎓 | • 分子量:297.8 g/mol • CAS:68391-30-0 |
• 偶氮键(-N=N-)发色基团 • 共轭π电子系统 |
电荷系统 | 季铵阳离子 | • 水溶性:>50g/L(20°C) • 等电点:pH>7带正电 |
• 永久正电荷 • 静电吸附角蛋白 |
潜在杂质* | 未反应中间体 (苯胺衍生物) |
• 痕量存在(ppm级) | 需严格监控致癌物邻苯二胺含量(EU限值20ppm) |
*符合ISO国际染料纯度标准(ISO 17234:2015)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体系
- 氧化染发剂:与过氧化氢(3-9%)、碱性剂(氨水MEA)组成双剂系统
- 载体基质:脂肪醇/表面活性剂复配物(如C12-15醇苯甲酸酯)
关键协同成分
- 耦合剂:间苯二酚/间氨基苯酚 - 调整色相与提升持久度
- 碱性剂:单乙醇胺(MEA) - 膨胀毛鳞片促进渗透(需pH9-11)
- 抗氧化剂:亚硫酸钠 - 防止染料提前氧化降解
配伍禁忌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导致沉淀失活
- 高浓度电解质:盐析效应降低溶解度
- 还原性成分:维生素C/亚硫酸盐过量破坏偶氮键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级:安全浓度≤0.5%(冲洗型产品)(CIR, 2019)
- SCCS意见:无致突变性,但需控制杂质(SCCS/1631/21)
潜在风险因素
- 致敏性:欧盟列为强致敏物(≥0.1%需标注)(接触性皮炎发生率0.5-1%)
- 杂质风险:苯胺类杂质可能具遗传毒性
- 眼刺激性:避免接触眼部(染睫毛应用受限)
适用人群与禁忌
- 适用:健康头皮、非孕期成人
- 禁忌:
- 头皮破损/湿疹患者
- 对苯二胺(PPD)过敏者(交叉过敏率约30%)
- 儿童及孕期(预防性原则)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大众染发剂:开架品牌(欧莱雅/施华蔻)主力红色系染料
- 专业沙龙线:高饱和红色/紫色调关键组分
消费者认知特点
- 正向认知:色彩鲜艳度/持久性认可度高
- 担忧焦点:
- 86%关注化学损伤(Mintel 2023调研)
- 62%担忧过敏风险
- "无氨"宣称误导(仍含替代碱性剂)
市场趋势
天然染料替代品研发加速(如甜菜红素包覆技术),但目前性能仍无法完全替代合成染料的显色强度与持久性。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结论
- 功效明确性:高效发用着色剂,红色系染发不可替代组分
- 安全性平衡:规范使用下风险可控,但需严格品控与过敏警示
- 功能局限性:无护肤功效,纯物理覆盖型色素
技术挑战
- 降低致敏性(分子修饰/载体包埋)
- 生物降解性改进(目前<30%)
- 杂质控制精度提升(向<10ppm迈进)
未来方向
- 短期:与天然色素复配降低用量
- 长期:生物合成路径开发(酶催化偶氮染料研究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