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40 醇硬脂酸酯
C20-40 醇硬脂酸酯

中文名:C20-40 醇硬脂酸酯
英文名:C20-40 ALKYL STEAR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黏度控制
成分详细分析
C20-40 醇硬脂酸酯专业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C20-40 醇硬脂酸酯(INCI: C20-40 Alcohol Stearate)属于长链脂肪醇与硬脂酸的酯化产物,归类为合成酯类化合物。
天然/合成来源
- 合成来源:通过C20-40脂肪醇与硬脂酸在催化剂作用下酯化合成 (依据:化学合成工艺标准)
- 原料衍生:脂肪醇可源自植物氢化油(如棕榈油)或石油衍生物 (参考:化妆品原料供应链分析)
物理性质
- 外观: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
- 熔点范围:50-70℃(取决于碳链长度分布)
- 溶解性:脂溶性,不溶于水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润肤剂 | 填充角质层间隙,降低经皮水分流失(TEWL) | 高 (多项体外及临床测试) | 通过OCLM观察证实其形成连续性油膜 | 1-5% |
增稠/稳定剂 | 改变脂质相晶型结构,提高体系粘度 | 中高 (流变学测试数据) | 与蜂蜡协同可提升储能模量30%以上 | 0.5-3% |
"修复皮肤屏障" | 理论推测可能参与板层小体分泌 | 低 (仅细胞模型研究) | 需更多临床证据验证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结构特征 |
---|---|---|---|
C20-24醇酯 | 山嵛醇硬脂酸酯 | 熔点较低(~55℃) | 较短碳链,更易铺展 |
C30-40醇酯 | 三十四醇硬脂酸酯 | 高熔点(>65℃) | 提供结构支撑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领域
- 膏霜类: 提供稠度和延展性平衡
- 唇部产品: 与微晶蜡协同增强耐久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CIR评估结论
被评估为安全(使用浓度≤5%)(来源:CIR 2016最终报告)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主要作为功能性基质成分,较少单独宣传
7. 总结与展望
该成分在配方体系中具有明确的技术价值,但对宣称的功效需区分科学证据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