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2 硬脂胺

PEG-2 硬脂胺

PEG-2 硬脂胺
中文名:PEG-2 硬脂胺
英文名:PEG-2 STEARAMIN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PEG-2 硬脂胺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PEG-2 硬脂胺(INCI: PEG-2 Stearamide)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乙氧基化硬脂胺的衍生物,具有两亲性结构(亲水-亲油平衡)。

来源与制备

  • 合成来源:通过硬脂胺(十八胺)与环氧乙烷(EO)在催化条件下乙氧基化反应制得,平均乙氧基化数为2。
  • 商业化产品:常见于个人护理品原料供应商(如Croda、BASF、Evonik)的乳化剂或调理剂分类中 (来源:厂商技术资料)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乳化稳定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稳定胶束结构 高(多项配方研究证实) 在O/W乳液中有效维持粒径分布 (依据:Colloids and Surfaces B, 2018)
头发调理 阳离子特性吸附于带负电的毛鳞片,降低静电 中等(体外实验支持) 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沉积效率提升40% (参考:J. Cosmetic Sci., 2015)
皮肤屏障修复 推测通过脂质层排列辅助水合作用 低(理论推测) 注:无直接人体实验证据,需进一步验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链结构 C18硬脂胺(Stearylamine) 疏水碳链,提供脂溶性
乙氧基化修饰 PEG-2(2单位环氧乙烷) HLB值约5-7(弱亲水性)
杂质控制 游离胺含量(通常<1%) 需符合ICEA标准 (参考:CIR 2016)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洗发水/护发素:作为阳离子调理剂,用量0.5-2%
  • 膏霜乳液:辅助乳化剂(常与PEG-100硬脂酸酯复配)

协同成分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SLES,增强头发沉积效果
  • 硅油:改善梳理顺滑度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1(安全,当浓度≤5%) (依据:CIR 2016 Final Report)
  • 潜在刺激:高浓度可能破坏角质层完整性 (基于离体皮肤模型)

适用人群限制

  • 避免用于受损皮肤急性湿疹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多出现在开架护发产品中,厂商常宣传"柔顺不打结"功效,但较少直接标注成分名称 (来源:2023年市场调研)

7. 总结与展望

PEG-2 硬脂胺作为经典乳化/调理剂,其安全性成本效益已获验证,但在功效创新(如屏障修复)方面缺乏突破。未来或需结合靶向递送技术提升生物利用度。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