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5

聚酯-5

聚酯-5
中文名:聚酯-5
英文名:POLYESTER-5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成膜剂

成分简介

聚酯-5是一种合成聚合物,常用于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作为乳化剂和成膜剂。它帮助混合油性和水性成分,形成稳定的乳液或霜体,防止产品分层。同时,聚酯-5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轻薄的保护膜,锁住水分,增强保湿效果,并改善产品质地,使其更易涂抹且不油腻。在化妆品如粉底、防晒霜和乳液中,它还能提升持久性和光滑感...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聚酯-5 (Polyester-5)

1. 基础信息 & 来源

聚酯-5 (Polyester-5)是一种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在化妆品中主要作为功能性成分使用。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Polyester-5
  • CAS号: 113171-55-2
  • 化学类别: 合成聚酯聚合物

来源与制备

通过以下化学反应合成:

  • 主要原料: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或对苯二甲酸(TPA)与聚乙二醇(PEG)的缩聚反应
  • 反应式: nHOOC-C₆H₄-COOH + mHO-(CH₂CH₂O)ₓ-H → [ -OOC-C₆H₄-COO-(CH₂CH₂O)ₓ- ]n
  • 工艺控制: 通过调节乙二醇单元数量(x)控制亲水性

物理形态与特性

  • 外观: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或粘稠液体
  •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和甘油,不溶于矿物油
  • 分子量:1,000-10,000 Da (取决于聚合度)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成膜剂 在皮肤表面形成透气性聚合物薄膜,通过物理屏障减少水分蒸发 强 (体外/临床验证) 经表皮失水(TEWL)测试显示使用后降低15-25% (Dermatology Research, 2019) 0.5-3%
乳化稳定剂 亲水-亲油平衡(HLB≈12-14)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稳定O/W乳液 强 (物化研究) Zeta电位测定显示提高乳液电稳定性 (±35mV) 1-5%
肤感调节剂 降低配方粘腻感,增强铺展性,提供丝滑触感 中 (感官评估) 消费者盲测中80%受试者报告"更易涂抹"(J. Cosmet. Sci., 2020) 0.5-2%
活性成分输送载体* 理论上可包裹疏水活性物,但无直接证据支持增强透皮吸收 弱 (推测性) 体外扩散实验未显示促渗作用 (需进一步验证) N/A

*注:作为活性物载体的宣称主要基于厂商资料,缺乏独立临床验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链结构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 提供刚性骨架和成膜能力
亲水嵌段 聚乙二醇(PEG)链段 PEG分子量决定水溶性 (通常MW:200-600)
端基 羟基/甲氧基 影响反应活性与配伍性
特征官能团 酯键(-COO-)、醚键(-O-)、苯环 酯键赋予生物降解性,苯环提供UV稳定性

关键结构参数

  • 重复单元比例: 芳香酸:脂肪二醇 ≈ 1:1.2 (摩尔比)
  • 结晶度: 10-30% (影响成膜柔韧性)
  •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15°C至5°C (体现室温下柔韧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领域

  • 乳液/面霜: O/W体系稳定剂 (添加量1-4%)
  • 防晒产品: 提升SPF值均匀性 (与二氧化钛协同)
  • 彩妆产品: 睫毛膏/眼线液的防晕染剂
  • 免洗护发素: 发丝成膜防毛躁

最佳协同成分

  • 保湿增效: 透明质酸 + 聚酯-5 → 成膜锁水效率提升40%
  • 稳定性提升: 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 + 聚酯-5 → 耐寒/耐热性增强
  • 肤感优化: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 聚酯-5 → 降低粘腻感
  • 活性物稳定: 维生素E + 聚酯-5 → 氧化降解率降低

配伍禁忌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高浓度下可能产生沉淀
  • 强酸性环境(pH<3): 可能引发酯键水解
  • 高电解质浓度: 可能破坏乳液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浓度≤5%) (CIR Expert Panel, 2018)
  • 致敏性: 极低 (豚鼠最大化试验阴性)
  • 眼刺激性: 兔眼试验显示轻度刺激 (仅高浓度未稀释状态)

适用性指南

  • 推荐肤质: 所有肤质,尤其干性/成熟肌肤
  • 敏感肌注意: 避免与高浓度乙醇复配
  • 痤疮风险: 低 (非致粉刺性,comedogenicity rating=0)
  • 孕妇适用性: 无明确禁忌

法规状态

  • 中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收录
  • 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批准
  • FDA 21 CFR 700允许使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高端护肤品: 主打"长效锁水"概念
  • 纯净美妆(Clean Beauty): 作为硅油替代品
  • 防脱妆产品: 睫毛膏/粉底液的"持妆秘钥"

消费者认知特点

  • 正认知: "轻盈不黏腻" (65%用户反馈)
  • 误解点: 30%消费者误认为"聚酯=塑料"
  • 宣称偏好: "72小时保湿"等时效性宣称(需注明测试条件)

市场趋势

  • 2020-2023年含聚酯-5新品增长120% (Mintel GNPD数据)
  • 亚太地区增速最快(年复合增长率18.7%)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多效性: 兼具成膜/乳化/肤感调节三重功能
  • 配方友好性: 广泛pH兼容性(pH4-9)及电解质耐受性
  • 安全性: 经长期应用验证的低风险成分

技术局限

  • 生物降解性: 需28-60天完全降解 (慢于小分子保湿剂)
  • 功能深度: 主要提供物理屏障功能,无明确生物活性

未来发展方向

  • 功能化修饰: 接枝抗氧化基团(如没食子酸酯)
  • 绿色合成: 生物基单体替代石油原料
  • 精准递送: 构建刺激响应型释放载体

专家建议

在配方中作为功能性基质成分使用,建议:

  • 保湿产品:2-3% + 小分子保湿剂协同
  • 防晒产品:1-2% + 无机防晒剂提升分散性
  • 避免过度宣称生物活性功效,聚焦物理屏障机制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