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茎黄芪籽提取物
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籽提取物

中文名:扁茎黄芪籽提取物
英文名:ASTRAGALUS COMPLANATUS SEED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籽提取物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学背景
INCI名称: ASTRAAGALUS COMPLANATUS SEED EXTRACT
植物学分类: 豆科(Leguminosae)黄芪属(Astragalus),又称"沙苑子"或"潼蒺藜",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干旱地区。
提取工艺与物理特性
- 常用提取方法: 超临界CO2萃取(保留脂溶性成分)或水醇提取(获取多糖类物质)
- 外观性状: 淡黄色至棕褐色粉末或粘稠液体,具有特征性草本气味
- 溶解度: 水提取物易溶于水,醇提物需助溶剂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氧化保护 |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提升SOD和CAT酶活性 | 强(多项体外&动物实验) | 0.5%浓度对DPPH清除率达89.2%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6) | 0.1-1% |
抗糖化 | 抑制AGEs形成,阻断胶原蛋白交联 | 中等(体外研究明确) | 显著降低纤维连接蛋白糖化产物 (Food Chemistry, 2018) | 0.5-2% |
美白亮肤 | 潜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争议) | 弱(仅分子对接预测) | *注:需更多细胞实验验证*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相关活性 |
---|---|---|---|
黄酮类 | 沙苑子杨梅苷、鼠李柠檬素 | 极性中等,UV吸收特性 | 抗氧化、抗炎 |
多糖类 | 酸性杂多糖ACPS | 水溶性高分子 | 免疫调节、保湿 |
脂肪酸 | 亚油酸、α-亚麻酸 | 脂溶性 | 屏障修复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抗衰老精华: 与VC衍生物、麦角硫因协同增强抗氧化网络
- 抗糖化面霜: 与肌肽、脱羧肌肽组成多靶点抗AGEs系统
典型添加浓度
水相体系中推荐0.3-1.5%,需注意pH稳定性(理想pH 5-7)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 CIR评估: 未单独评估,但黄芪属植物提取物普遍认定为安全
- 敏感肌注意: 高浓度可能引发轻微刺痛 (建议配方中添加红没药醇缓解)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应用于高端抗衰线产品,常与"中医草本智慧"概念绑定营销
7. 总结与展望
该成分在抗氧化抗糖化领域具有明确价值,但需更多临床功效验证和作用机制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