胍盐酸盐
胍盐酸盐

中文名:胍盐酸盐
英文名:GUANIDINE HCL
别名:无
安全性:
12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胍盐酸盐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 CAS号: 50-01-1
- 分子式: CH5N3·HCl
- 分子量: 95.53 g/mol
来源与制备
胍盐酸盐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制备:
- 化学合成: 由氰胺与氨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 (参考:Industrial Organic Chemistry, 2003)
- 天然来源: 微量存在于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中,但商业用途均为合成品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蛋白质变性剂 | 通过破坏氢键和离子相互作用使蛋白质结构展开 | 高 (体外研究充分证实) | 在6M浓度下完全变性多数蛋白质 (依据: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78) | ≥4M (非化妆品应用浓度) |
角质层剥离 | 理论上可能通过破坏角蛋白结构 | 低 (仅体外推测) | 注:无直接皮肤模型研究证明其剥离效果 | 未知 |
"皮肤再生"宣称 | 缺乏明确机制 | 极低 (厂商营销宣称) | 注:此宣称缺乏任何临床或实验数据支持 | 不适用 |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
胍盐酸盐作为强离液剂(chaotropic agent),其作用机制主要基于:
- 破坏水分子有序结构,降低非共价键稳定性
- 优先与蛋白质疏水核心结合,导致三维结构破坏
- 在高浓度(>4M)时完全解折叠蛋白质 (参考:Protein Science, 1995)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有机强碱盐 | 胍阳离子 + Cl- | pH 4-6 (5%水溶液) |
离液序列试剂 | 盐酸胍 | 离液系数3.5 (参考:Biochemistry, 1984) |
关键化学特性
- 溶解度: 易溶于水(228g/100mL,25℃),微溶于乙醇
- 稳定性: 干燥条件下稳定,但水溶液可能逐步分解为尿素和氨
- pKa: 13.6 (胍基),使其在生理pH下始终带正电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研究试剂: 蛋白质提取/变性缓冲液组分 (6-8M浓度)
- 有限化妆品应用: 少数去角质产品宣称添加(通常≤1%)
潜在协同成分
- 尿素: 同为离液剂,可能增强蛋白质变性效果
- 表面活性剂: 帮助渗透角质层 (注:仅为理论推测)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要点
- CIR评估: 无化妆品专用评估,但作为药品辅料时:
- 5%浓度以下未见明显刺激 (参考:FDA Inactive Ingredients Database)
- 眼部接触可能引起严重刺激
- 潜在风险:
- 破坏皮肤屏障蛋白
- 可能增强其他刺激性成分的渗透
适用人群限制
避免使用于:
- 敏感肌/屏障受损皮肤
- 眼部周围区域
- 儿童皮肤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非常规化妆品成分: 主要作为生物技术试剂使用
- 少数产品夸大宣称: 如"生物活性胍"、"蛋白质再生因子"等无科学依据的概念
消费者教育要点
需明确区分:
- 实验室用途与化妆品应用的浓度差异
- 蛋白质变性 ≠ 皮肤有益效果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共识
- 作为蛋白质变性剂的机制明确,但缺乏化妆品相关功效证据
- 在护肤品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需进一步评估
研究方向建议
- 低浓度下对皮肤屏障影响的系统研究
- 与其他离液剂的协同效应量化分析